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福地武冈 > 名片乡镇 > 法相岩街道办事处
法相岩街道办事处
  • 来源:法相岩街道办事处
  • 作者:法相岩
  • 更新时间: 2024-03-04 16:10
来源:法相岩街道办事处 更新时间: 2024-03-04 16:10
作者:法相岩

法相岩街道办事处

 法相岩办事处境内有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相岩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其“法相洞天”为“都梁十景”之一,声名远播海内外。


区域概况

 地名来历与方位法相岩街道办事处因境内名胜古迹法相岩而得名。办事处于2011年5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位于武冈城区东南部

 建置区划法相岩街道办事处辖区中,法相岩社区、玉龙社区、梯云社区大部系武冈古城外城和城郊区。民国时期绝大部分属武陵镇,(唯长界岭村属新宁县管辖,直到1966年8月1日划属武冈林场)。1952年2月26日,建立洞口县时,属城关区,1953年属城关镇,1958年10月属前进人民公社(是年12月更名为武城人民公社),1962年2月属城关镇,1994年撤县设市,设立法相岩街道办事处,辖法相岩、玉龙、梯云3个社区和洞庭、玉龙、兴隆、南塔、东山、长界岭6个村民委员会,属辕门口街道办事处代管,2011年10月分设,2015年年底与安乐乡合并成立新的法相岩街道办事处。

 气候辖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大多集中在春、夏季节。一般年平均气温为16.7度。改革开放后,辖区内被征用的土地较多,耕地面积减少,办事处产业结构调整。

 知名人士 辖区内载入史册的名人有武冈地下党领导人邓成云,原湖南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肖友保,湖南省教育厅电视大学副校长周德义,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颂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沈生福,获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的银保安,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李开贵,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军分区司令员唐绍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空军装备部副部长唐均安。


特色地情     

 人文景观法相岩。法相岩又名宝方山、宝胜山,在市东南一公里处。唐宋时,己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王昌龄赋《法相洞天》诗,宋楼钥留“碧玉簪”摩崖石刻。前人提名太保、芙蓉、花乳、朝阳、迎阳、隐仙、栖真和上屏八洞。八洞洞名的字体为隶书,每字38平方厘米,无款识。洞中宕荡逶迤,钟乳石玲珑满目,天作地藏,有龙眠迹、石马恋槽、五龙出洞、玉仙妆台、岩中飞瀑、擎天一柱、海龟觅食、珍珠塔、暗花楼、千秋田等奇观。八洞壁间及宝方山上,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俱全,留存宋、明、清、民国时名人仕宦的石刻诗章、留名、题额、游记等70多处,是一座书法艺术宝库。招人注目的《金刚经》偈语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皆作如是观。”纵排八行,隶书,每字20平方厘米,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吴中书,知军钱端恕刻石,历经风雨,清晰如故。“真法相”三字,篆书,落款“渠川陈”。宝方山的古代建筑有法相寺、元帝庙和二邓先生寺。元帝庙和二邓先生寺早圮。民国27年(1938)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从武汉迁至法相岩,兴建中山堂、中正楼、应钦楼、崇禧楼和营房等。民国34年(1945)该校外迁,翌年2月,湖南私立洞庭中学迁入。保存完好的中山堂在武冈二中校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两侧配八角攒尖顶砖木楼,占地面积435平方米,系现代仿西洋式单檐庑殿顶硬山屋面砖木结构纪念性建筑物。另有李明灏将军(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别墅,坐落在法相岩烈士公园西侧,为土木平房建筑,屋顶为单檐庑殿顶,两侧设地下室,有扶手栏杆走廊相通,前堂墙体1米以上均为竹篾黄土夯筑的夯墙,建筑面积969平方米。1984年1月建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法相公园宝方山上,将解放武冈战役和红七军攻打武冈城牺牲的团长何莽等110多名烈士的骨灰存放到革命烈士骨灰室,占地9亩,碑高15米。2004年3—11月,纪念碑重修,用钢筋、水泥、花岗石筑成,基座为35.2平方米,碑高21.9米。

 文物古迹

 境内有红七军作战指挥部旧址——兴隆庙,坐落在法相岩街道办事处的五里牌,座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68平方米。1930年12月23—29日,红七军在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前委书记邓小平的率领下,途经武冈,为解决部队给养和扩大红军影响,决定攻打武冈城,临时作战指挥部设兴隆庙。第五天夜晚,担任主攻的五十五团团长何莽(广西龙州人)身先士卒,为寻找攻城突破口,亲临城下探测,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二十五岁,葬于离指挥部不远的山坡上。战斗6天5夜,国民党各路援兵赶到,为保存红军实力,红七军撤离武冈。

 境内有九江庙、岩官庙、划船庙、白齐庙4座。

 九江庙的碑文载:“九江庙之建立始於清初年间,以萧、黄、邓、粟由赣迁湘,遭遇险浪,祈祷九江神圣,果而风平浪静,船泊免危,四姓得救,落户都梁,为自募捐,侑建斯庙。”九江庙几度整修、扩建,规模扩大,香火旺盛。有戏楼,年年唱庙戏。

 岩官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唐明讓修建,其子唐仲寿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重修。

 划船庙有个传说:玉龙村的地形象一条船,两头尖,中间大。老百姓说它是船形地。为了系住这条“船”,他们在资江边的肖家坝和对岸的马家园各筑一个石墩,并用一根粗大的绳索连接起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冈涨大水,肖家坝的石墩被冲走,马家园的石墩却没有被卷去。人们说,这是马家园这个石墩保住了他们的这条“船”。为了纪念这个石墩的功劳和老天爷的保佑,群众集资在马家园一处修了一座庙,这座庙就是现在尚存的“划船古庙”。

 白齐庙原址在东山村的杨柳冲,小地名庙山里离白齐岭不远,故名白齐庙。白齐庙所在的地方有一棵青叶子树,有一年,青叶子树上突然出现一个香炉钵,人们发现,香炉钵就是白齐庙里的那个香炉钵。有人就说,只怕是白齐庙太远,路又不方便,菩萨想出来。一位张姓人就在青叶子树旁边修一座小庙,把菩萨请出来,庙名依旧。白齐庙曾经被毁,1982年,吴国凡带头重修,以后4次整修、扩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