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报
秦桥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秦桥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来源:秦桥镇
  • 作者:秦桥镇
  • 更新时间: 2025-04-11 10:50
来源:秦桥镇 更新时间: 2025-04-11 10:50
作者:秦桥镇

秦桥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来,秦桥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为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体制:成立了以乡镇党委书记为指导员、镇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并印发了《秦桥镇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村(社区),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健全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效调动了各方面推进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推进依法决策,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水平

1.严格决策程序: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对涉及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今年以来,全镇重大事项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了审查,有效保障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签订等方面,充分征求法律顾问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规范行政执法,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学习,累计培训2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目前全镇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11人,做到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2.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平台,及时公示行政执法信息;配备执法记录仪2台,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机制,明确审核范围、标准和程序确保了执法行为合法规范。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1.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制定了“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围绕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人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2.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乡镇文化广场、村(社区)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设置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律图书角等,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12名,充分发挥他们在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方面的作用,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五)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全镇共有各类调解组织12个,调解员24人。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5件,调解成功43件,调解成功率达95%,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2.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坚持每天安排一名班子成员到信访接待室接访,及时处理群众信访诉求。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2批次15人次,办理信访案件5件,群众满意度达100%,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意识仍需加强

部分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在工作中存在重政策、轻法律的现象。一些群众法治观念淡薄,遇事不找法、信权不信法,甚至出现无理上访、缠访闹访等问题,增加了基层治理难度。

(二)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对法律法规理解和运用不够准确,执法程序不够规范。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执法不规范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三)法治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

乡镇各部门、各村(社区)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一、工作进展不平衡的情况。一些部门和村(社区)对法治建设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开展不够扎实,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四)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不够

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理解度不高。法治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和活动,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法治意识和能力

1.制定系统的法治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干部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大对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结合群众身边的案例,通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放映、新媒体普法等形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和执法评议,对考核不合格、执法不规范的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文明。

(三)强化统筹协调,推动法治建设均衡发展

1.加强对乡镇各部门、各村(社区)法治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完善法治建设考核评价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大对法治建设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的考核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村(社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问责,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均衡发展。

(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1.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结合乡镇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普法方案,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形式,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建设一批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文化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秦桥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乡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秦桥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