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协商发言汇编
  • 来源:市政协
  • 作者:
  • 更新时间: 2016-03-07 09:53
来源:市政协 更新时间: 2016-03-07 09:53
作者:

政协武冈市四届四次会议文件

 

方兴和委员的协商发言

注重管理服务细节  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2016年元月17日,《邵阳日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了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邵阳市2015年度县市区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情况》的通报,在第3版刊发的表4中,武冈综合得分81.35分,排名第九,也就是倒数第一。排名可以看出,目前,我市城市整体对外形象不容乐观。因此,注重管理服务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现在做起,进一步提升武冈城市对外形象,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城市整体卫生状况较差

三年前,由于武冈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全市上下狠抓卫生工作,整个城区面貌确实焕然一新。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这项工作,没有持之以恒,中间有所松懈,城区“脏、乱、差”现象又有所反弹。具体表现:

一是垃圾点规划设置不合理,多数地方沿路存放,管理粗放。我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5km2。按照国家《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城市垃圾中转站每0.7km2设置一座,我市需要建1927座垃圾转运站。我市现有垃圾中转站9座,大多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建,分布较为集中,布局不合理,且建设规模和设备陈旧落后,我市高速沿线、春园路、武强北路、庆丰东路、铜宝新城等新建道路和居民小区没有一座垃圾中转站。二是城区背街小巷、生活小区和城乡结合部位,存在漏清漏管现象,道路无人清扫,垃圾清运不及时,有的甚至长期堆积,垃圾围城现象比较突出。有些城区主街道如武强北路、东升北路有废品收购站,废品日夜堆放在店面门口,一阵风吹过,纸屑、薄膜等碎垃圾满街飘扬。三是整个城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公厕。我市现有公厕12座,但正常使用的只有34座,且布局不合理,设施落后老化,已不堪使用,新建道路和居民小区未规划设置公厕。按照国家《城市环境卫生实施设置标准》规定,我市城区公厕至少应达到65座。可是古老拥挤的都梁路没有一个公厕,摩肩接踵的乐洋路没有一个公厕,繁华热闹的武强路没有一个公厕,川流不息的庆丰路没有一个公厕。整个城区,没有一块像“前方300米有公厕”的指示牌。也许有人会说,都梁路宣风楼傍边不是有一个公厕吗?错也。此厕非公厕,乃私厕也。据调查,它归属锦城置业有限公司,长期由铁将军把关,只有租赁了该公司场地和门面的客户,才给你配一把钥匙,其余人解手,则自寻出路。也许有人还会说,乐洋路的人民医院门口不是有一个公厕吗?非也。此公厕乃收费厕所,平时由一个老头看管,想来就开门,想走就落锁。2015年整个冬天,因照顾生病的妻子,公厕一直锁着,过往行人只能望门兴叹。

2、停车场建设滞后,行车难、停车更难的状况日益凸显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购买私家车后,停车需求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据统计,我市现有小车数量为25000余台,城区占60%,有15000台左右。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规定,城市停车位的数量应为车辆总数的1015%,据此计算,我市城区停车位的数量应在2000个左右。而实际情况是,现有的道路两旁的停车位只有850个,远远达不到要求。不仅如此,我市目前每年以4000多台的速度递增小车,10年内,将突破5万台,停车位建设刻不容缓。道路停车位不是解决停车难的最好办法,大力建设公共停车场,才是有效可行的措施。按规定在人口密集的学校、商场、医院等地区,在相距200米左右的地方,应建一个公共停车场,以方便市民出行停车。

3、城管机制尚不健全,导致管理效果欠佳

城管综合执法本身是政府赋予城管部门的职能,由于法律依据和法规体系不完善,执法处置手段欠缺,城管执法局与相关部门职能交叉,导致管理和执法难以形成合力。比如在各项城市管理权中,纵横交错,处处掣肘。在卫生方面,绿化带由绿化站管理,武强北路和王城广场由物业管理,百姓广场由法相岩公园管理,这些地段的卫生都难以达标。户外广告的管理,路灯上的路灯所管,东西互通路的公路局管,绿地里的绿化站管;道路的管理,破损道路住建局管,城管局不便监管也难以监管。由于这些城市管理工作,分散多个部门,没有整合在一起,一是容易造成扯皮;二是有些部门管理力量和力度缺乏,不能监管到位。

4、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一是从业人员自律意识差。目前城区流动餐饮摊点达48O多个,占道经营商贩中90%是城中村农民及城镇困难家庭和失业人员,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部分建筑运输业户不封闭作业,碎石、渣土沿路抛散。部分沿街商铺店主侵占人行道乱堆乱放。二是居民城市意识淡薄。乱吐乱扔、乱涂乱画、乱扯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经常发生,城市“牛皮癣”仍随处可见。三是部分群众交通意识淡薄,车辆随意掉头,随意停车,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二、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和对策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职能

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要真正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办事处和社区也应履行各辖区内的管理职责。因此,要推进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明确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和执法的职责和权限,必要的时候可在街道办事处设立城管执法分局,赋予街道办事处一定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充分发挥其城市管理的重要和基础作用。全力开展百姓城管活动,抓好城区街道、村居、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同时,利用正反典型教育、激励和引导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管工作,营造浓厚的“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垃圾不落地、武冈更美丽”的社会氛围。另外,市政府及规划管理部门要对城市主要街道、重点地段的新建建筑要有明确硬性的统一标准,使其在建筑规模、造型设计、绿化环境等方面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提升城市品位。

()统一样式、提升沿街牌匾形象

由于城管局、工商局在广告管理方面职责不明,表面是人人都在管,其实人人都没有具体管,严重影响了对户外广告、城市牛皮癣的治理工作。城区乱设广告,乱贴乱画甚至广告牌匾搁置在道路上的现象并不少见。为规范城区户外广告,提升城市形象,应按照依法合法、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统一制作、政府补贴、逐步规范的原则,重点规范都梁路、乐洋路、武强路、庆丰路两侧户外广告牌匾。一是标准化。取缔移动式落地灯箱,沿街商业门面一户一匾,同一或相邻建筑户外广告上下边缘高度一致,整栋建筑广告达到“高、平、齐”。二是亮点化。每条街道确定与建筑物风格相协调的主题颜色,新设置广告牌匾统一采用铝塑或集成版等高档材质,并在固定位置添加“铜鹅之乡”、“卤菜之乡”图标,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三是规范化。牌匾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大小适中。经常性清理乱挂条幅和乱写、乱画、乱贴的小广告,条件允许时可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

()加大投入、增加停车泊位

武冈城区1万多辆小车,仅靠850个道路停车位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大型公共停车场,才能解决根本问题。目前,武冈城区特别是闹市区已没有一块空地,如建公共停车场,必须拆迁房屋,才能腾出空地,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一要会同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制定城市停车管理长远规划和政策措施,科学增设停车泊位。二要开展停车综合治理。加大对乱停乱摆的处罚力度。三要建立停车场资源共享机制。要向群众开放道路沿线机关、单位、银行、医院停车场,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市民素质

领导就是服务。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要端正服务态度,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现象发生。城市形象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软件管理主要是指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及管理水平等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正像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通报的东站出口附近元元蛋糕店门前的坑洼一样,窃以为,因要铺炒砂路,此处应为接口,问题是挖烂这么久,迟迟不处置,不修复,严重影响交通。使人们不得不怀疑挖烂此路的直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为何不在铺路的前几天才挖呢?作为一个武冈人,人人都是武冈形象,大到路政建设,小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给武冈形象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提高市民素质,特别是干部队伍的素质尤为重要。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服务细节关乎城市形象,关乎民生需求。我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职能部门的齐心协力,有在座各位的示范带动,有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武冈城市面貌一定会焕然一新,一定会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党派    界 别

民进市委秘书长、市一中高级教师           民进   民主党派

 


 

大会秘书处

 

 

 

 

 

 

 

 

 

 

 

 

 

 

 

 

 

 

 

 

 

 

 

 

 

 

 

 

 

 

 

 

 

 

 

 

 

 

 

 

 

 

 

 

 

 

 

 

 

 

 

 

 

 

 

 

 

 


 

政协武冈市四届四次会议文件

 

黄德林委员的协商发言

关于破解我市征地拆迁难题的建议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征地拆迁是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随着城市建设的强力推进,我市每年有50多个重点项目,需征地2000亩以上、拆迁房屋数百余栋。多年来,引发和积累的征拆矛盾也越来越多,致使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相当缓慢。如:2011年开工建设、计划两年时间完成的云山路,迄今只建成一小段。2012年开工扩建、计划2015年通车的武马公路,因征地拆迁等问题延迟。在厂矿企业和公益事业建设中,也同样如此。如云峰二期扩建、思源学校新建等一批工程项目,由于征地拆迁工作阻力,无法按时开工建设。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由于“特事特办”,效仿现象突出。个别征迁对象为争取利益最大化,有意拖延协议签订,甚至阻工闹事,向项目指挥部施压。指挥部为赶工期,对这些征迁对象“特事特办”,迁就“绊蛮户”,有时出手就是几万块,甚至更多。结果拆掉了一个“钉子户”,产生了一批“效仿户”!同时,因补偿不规范,导致突击抢种、抢栽、抢建蔚然成风,栽树种菜不奇怪,还有种“坟”的,在地下埋个猪骨头、狗骨头什么的。如此等等,给征地拆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是补偿标准相对偏低,抵触情绪较大。我市虽然严格按照省、邵政策制定了征迁补偿标准,但与老百姓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相差甚远。比如,目前市场房价较高,但政府的房屋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再如,我市水田征地补偿标准从20093.3万元/亩增长到现在的4.4万元/亩,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从2012年的3.3万元却增到现在的5.8万元,失地农民所得补偿款新增额难以满足交保险的新增费用。房子被拆得重建,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了,今后怎么办?他们的抵触情绪油然而生。

三是安置工作比较滞后,影响政府公信力。在征迁工作中,货币补偿不及时,有时老百姓工作通了,可补偿款政府不能及时拨付到位,出现吃“夹生饭”的现象。安置地的规划信息公开不完整不及时,征迁户看不到安置地及其周围的规划前景和潜在的商业价值,产生消极观望心理。安置地的“三通一平”、亮化、绿化等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过渡期过长,安置工作滞后,滋生出新的矛盾纠纷,导致出现多年难决的项目遗留问题。如沿河大堤项目,仍有10余年的安置问题没有解决。这些未解决到位的征迁户多次上访,严重影响到政府公信力。

四是工作机制存在缺陷,干部工作懈怠。制度建设前后不连贯。如武办字〔201454号文件规定: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其他土地的,2013年以前已经发生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标准处理到位;2013年度新发生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制止到位;要按照“露头就打,动工就拆”的原则,对新发生的违法用地,规划区内的违建,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而武办发〔201535号文件规定为:违法占地及违法建设对象在2016125日前主动向市“两违”整治办如实申报的,可以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依规”的原则从轻处理。这明显是对2013年以后至现在的“两违”行为给予了“减刑”或“免刑”。再说,征迁工作实行“三包两定”制后,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利益之争,“肥肉”大家抢,“骨头”谁都不愿啃,人员调度、工作协调非常困难。项目与项目之间各自为政,工作量和工作经费很不平衡,有些干部能享受补助,有些干部却不能有补助,造成相互攀比、相互推诿。有些管理部门权力在手,履职不到位,责任往下推,什么担子都压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领导干部珍惜土地的意识不浓,在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存在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有些村、组干部不敢作为、乱作为,对违建、抢种等行为默许、教唆,“两违”行为呈蔓延之势。经调查,有关部门在对违章建筑进行调查摸底中,开始登记造册时有3000余栋,后来发现违章建筑是逢节就修,越拆越多,调查进度都跟不上违建速度。

五是打非拆违力度不够,人为阻力较大。政府在打非拆违的博弈中呈现“两大一少”,即非法交易土地中,买方市场非富即贵,权势大;卖方市场是那些山林、田土承包人,他们没有所有权,认钱不认法,崽买爷田不心痛,群体大。依法拆除程序多,打非拆违队伍不稳定,行动时往往是临时抽调,队伍战斗力不强,效率低,在当前的执法环境和社会舆论影响下,作为少。同时,有些干部和领导为违建者说情,少数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村组干部因为利益驱动,带头违建。群众反映,没有一起违建后面不站着一个“穿皮鞋”的人,他们就是打非拆违中真正的“拦路虎”,就是重要打击的对象。如某村干部有20来个门面的建筑,其中相当部分是非法建筑,属邵阳巡视组交办的案件,两年多过去了,仍没有处理到位。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行动态调整。只有建得起房,安得下心,才能拆得动,征得了。应综合考虑当前的房地产价格和物价水平,以及社保缴费标准变动情况,在一至两年内修订一次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确保征迁对象的建房、购房能力和参保能力,使他们不因拆迁无家可归,不因征地无生存保障。

二、坚持安置先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让征迁户首先看到实惠,住有所居,他们才能更加相信政府、配合政府。因此,在征迁工作中,要不折不扣地按时落实武政发〔20147号文件规定的“征收合法、资金到位、安置先行、补偿规范”的原则,在征地拆迁前,应首先妥善解决好征迁户的补偿和安居问题。在安居点的选址和规划中,尊重群众合理意愿,尽量考虑安居点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商业价值,使征迁户会因城市建设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今后住得更称心、活得更开心。

三、高压打非拆违。政府要保持“打非拆违”的高压态势,主要领导要有选择地亲临拆迁现场,为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障碍。要确保打非拆违制度的前后连贯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不给“两违行为产生幻想,给予免责机会。要实行建筑物建前告示制,为群众有奖举报提供方便。有关职能部门对已经批准合法建设的,在建设地必须建立告示牌,公开审批的基本内容和举报电话,便于社会监督。要成立稳定的战斗力强的打非拆违队伍,举全市之力,打击一批黑开发、黑交易,拆除一批典型的违章建筑,处理一批顶风作案、背后操纵的人员,形成震慑力,不只是天天喊口号。

四、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全市统一的征拆政策,确保相关工作全市一盘棋。另外,要建立防范制度,采取超前措施,建立城镇建设储备用地制度,增加土地储备量,要让土地通过储备环节升值;划分禁区,在城区周边一定范围内严禁葬坟、严禁苗木栽培、严禁改变土地用途等;在项目建设告知前,应安排人力,快速对项目区内的建筑物和青苗等提前摸底拍照取证,对告知后违规抢建抢种的,坚决不予补偿。

五、强化责任追究。要强力实施责任追究制。要明确指挥部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工作进度的,要追责到底,处理到位。要明确村(居)委会的告知、汇报责任和职能部门的行政责任,对村(居)委会瞒报和职能部门对违章建筑没有及时处理到位、消除影响的,应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参与违章建设、不配合征迁工作的干部,应果断采取组织措施,不要让制度成为摆设。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征地拆迁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依法办事、以德征地、以情拆迁,只要我们全体干部示范带头,共同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征迁环境,征地拆迁将不再是“天下第一难事”。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党派   界 别

市政协党组成员、常委、工会主席           中共    中共

 


 

大会秘书处

 

 


 

政协武冈市四届四次会议文件

 

杨运焰委员的协商发言

留住“王城文脉”  彰显武冈魅力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在历史上,武冈曾经有过三个辉煌时期。一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刘遂为“都梁侯”,奠定了武冈建制的基本格局。二是明朝时期,朱元璋封他的第十八子朱为岷王,岷藩在武冈历十代十二王,留下了丰厚的武冈王城文化。三是抗战时期,武冈师范和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迁来武冈,传播和丰富了武冈的文化。这三个时期,都是以武冈古城为载体所发生发展的,是武冈文化的亮点所在。因此,恢复武冈古城,加快古城建设,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一、发展武冈旅游要把古城开发作为切入点

1、历史悠久。武冈自西汉文景置县起,已有2200多年历史。公元前124年汉朝廷在武冈置都梁侯国,治址在今武冈城东郊七里桥;是湖南乃至全国少有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县治所在。其后,武冈或为县、或为军、或为路、或为州、或为府,是湘西南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至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改封武冈,治232年,是湖南州县唯一封王的所在地,在全国也不多见,具有巨大的人文效应。清顺治四年(1647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武冈建南明王朝,史学家称这是封建王朝汉人统治的最后根据地。

2、格局完整。武冈古王城基本沿袭宋明格局,古城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是武冈文物古迹的集中地和亮点区。有资水、穿城河和城墙三大主要历史古迹片区和比较集中的明清时代古民居建筑群、大、小王城;有以手工行业命名的许多古街古巷;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各类寺庙、公馆、庭院、学宫、署衙。20107月,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称武冈古城为名不经传,深藏不露的古文化瑰宝,堪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湖南凤凰未改造前不相上下。并说:“假如二十年前我知道武冈,就不会去包装凤凰而来包装武冈。”

3、文化厚重。宋末元初,道家的重要传人李道纯、晚明监察御史曹一夔、潘应斗、潘应星二潘兄弟,晚清著名文人、 “湘中五子”中的邓辅纶、邓绎等,他们都是武冈的先贤,都一直先后名扬神州。抗战时期,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创办的湖南省第六师范学校和著名的爱国将领李明灏领导的黄埔军校第二分校蜚声三湘。民间舞蹈有跑马灯、打对子、蚌壳舞、舞龙舞狮等;民间曲艺有武冈丝弦、小调、渔鼓、令令罗、莲花闹等;民间戏曲有:祁剧、傩戏、木偶戏、阳戏、板凳戏等;民间工艺美术有仿古皮件制品、剪纸、木雕刻与竹编竹雕等;武冈美食,享誉三湘,武冈铜鹅为“湖南三宝’’之一,更有“中国卤都”之美誉。这些都是武冈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潜力股。

4、前景广阔。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建设开发,是促进我市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之路。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抓住文化产业,就抓住了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武冈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不强,农业不优,只能凭借其独具特色、颇富魅力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当前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光明之路。特别是山成功申遗后,可以把山的自然景观与武冈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溶入于张家界、桂林的旅游黄金专线,前景广阔。武冈古王城保护与开发项目也被省政府列为“二五一”省级重点旅游项目。 加快推进古城建设,是展现武冈文化、重塑武冈形象的重要载体,上顺天时,下顺民心,是发展所需。

二、切实加大武冈古城保护开发力度

1统一思想,确目标,集全市之力抓古城保护开发古城保护开发是一项系统而浩大的工程,涉及面广,投入大,政策性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应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凝心聚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运用一切优势资源,全力争取上级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市直各部门要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上争取古城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古城保护开发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发全市上下特别是古城区群众支持参与古城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古城保护开发的强大合力。

2、要以规划为引领,确保有序保护开发建设。要发展武冈旅游,必须以旅游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龙头,深化古城不同景点、景区的功能研究,从景区不同功能出发,加快古城风貌建设,按照旅游开发六要素的要求,科学配置资源,强化资金保障,有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发建设工作。妥善安排好开发建设的重点和时序,确保建成一块,推出一块,最终形成点、线、片高度统一的古城旅游景区。同时,在古城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规划的延续性,尊重规划的严肃性,不能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更不能以领导人的意志为导向,要体现出武冈古城的整体性、可读性、永续性、独特性。

3、理清工作思路,快速推进古城开发建设。古城保护开发工作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应理清思路,分阶段稳步推进,确保每年做好做实几件事。要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线路。主要完成古城核心区的古街道、古院落、古城墙、古建筑的整治修复,实施西直街修缮整治、穿城河两岸整治等工程,打造“武冈十景”,形成“一线一带”游览线路。抓紧推进仿古新城建设,完成岷王府、云山路、游客中心、古城墙西段及游道、接待服务设施等工程建设,形成新兴景观和功能区。市委、市政府要专题研究这一层面的体制、机制、政策问题,制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4、严格控违,严禁古城区违法违规建设。现阶段,破坏古城区风貌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比较严重,其中有许多为《武冈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明确予以保留的建筑或有保留价值的传统风貌建筑惨遭严重破坏。这些违法建筑严重违反了古城区建筑层高控制及建筑风格设计要求,对现有古城风貌造成严重破坏,有的甚至直接破坏文保单位,数量之多、影响之坏、超出想象,违建对古城环境风貌、传统格局、历史遗存等多方面造成蚕食与破坏,令人扼腕。在古城区违章建设问题上,古城委因无相应职能力不从心,没有相关部门的强力联合执法,难见实效。建议市委、市政府授予古城委在古城区范围内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加大打非力度,强力联合执法,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以奏实效。

5、定向邀请最好古建资质单位施工。我市的古城保护开发工作启动后,相继实施了西直街修缮整治工程和穿城河沿岸建筑修缮整治工程,从改造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没有完全达到预期要求,与《武冈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单位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古城保护开发的建设工程主要以修缮整治、仿古建筑为主,修缮整治类建筑应保护其建筑历史格局和外在传统风貌,仿古建筑应充分体现武冈独特的地域特色,建筑风格应突出本土文化,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古城开发,品质保障是旅游景区的生命力,优良专业的施工队伍是品质保障的关键,因此,应定向邀请最好古建资质单位施工,确保最佳效果,真正为武冈人民打造好文化遗产,造福世代子孙。

6、以古城开发为轴心,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任何一个城市,都离不开文化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抓古城开发的同时,要注重文物的征集和整理文化的宣传工作。要将非遗项目,传统文化和传统产品,作为古城建设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同时要以古城开发为轴心,向有条件的乡镇辐射延伸,充分利用好乡镇的古文化资源,比如,武冈有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浪石,有全国唯一外姓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武穆宫,有湖南唯一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堂,有古色古香的欧氏宗祠、刘氏宗祠,苏氏宗祠,有红七军露宿过的木瓜风雨桥。这些是文物资源,文化资源,也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经济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带动周边的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一盘棋,走活一盘棋。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只要全市人民齐心协力,献计献策,武冈古城必将以其厚重独特的文化内涵、细致完备的功能布局和其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成为邵阳旅游乃至湘西南旅游的中心,使游客们游在山,吃在武冈、住在武冈、购在武冈、乐在武冈。让武冈再次成为湘西南人流、物流的中心,成为湘西南经济、文化的中心。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党 派   界 别

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                         

 


 

大会秘书处

 

 

 

 

 

 

 

 

 

 

 

 

 

 

 

 

 

 

 

 

 

 

 

 

 

 

 


 

政协武冈市四届四次会议文件

 

王艳华委员的协商发言

校外培训辅导机构亟待整顿规范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近年来,在我市城乡中小学校周边,出现了不少的校外培训辅导机构。2013年,有王城书画、飞音琴行、金太阳学生托管中心等41家,2015年发展到60余家,其中大多数未办理经营许可。进入假期,各种培训、补习班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令家长学生眼花缭乱。

学生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无暇照顾孩子的问题,填补了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些空缺,但由于其设置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培训机构条件简陋,安全状况堪忧。学生校外培训机构大多利用住房或租用空房作为经营场所,活动场地小,设施简陋。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孩子挤在狭窄的房间里,消防安全设施不完善,一旦发生火灾,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难以逃生,无法实施救援,在传染病暴发性流行期间,容易导致传染病案发流行。二是加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校外培训,名目繁多,有美术班、书法班、舞蹈班、音乐班、外语班等等,学生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整天泡在书堆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少,违反了教育规律,学习不能有张有弛,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校外培训收费动辄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甚至更高,家长苦不堪言。部分培训机构把盈利创收作为校外辅导的主要目的,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办学积累,不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始终在低水平上运行,办了十几年,还是靠租赁场地过日子,把办班作为生财谋利的经营实体,培训辅导思想不正,动机不纯。四是容易滋生教育不正之风。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名利,本末倒置,热衷于校外有偿补课,把在学校的本职工作当副业,将校外有偿补课当主业,把工作精力由校内转移到校外,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与质量,败坏校纪校风。同时,这些补习班游离于有效监管之外,夸大宣传,随意招生,利用不正当手段抢生源,做虚假广告。

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教育评价体系驱使。一方面,学生成绩是学校评价老师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另一方面,升学率是社会评价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和声誉。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有些民办机构和个人不得不组织学生加班加点补课培训,来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校外培训辅导成了“潜规则”。

二、高额经济利益驱动。从小学到高中,校外培训辅导的种类和科目繁多,有托管服务,有文化补习,有特色培训,不管是民办机构组织的集体补课还是教师私自校外组织的补课,都要收取不菲的补课费和资料费,“一对一”的补课收费更为昂贵,平均课时费近60/小时,有的高达200/小时。在高额的经济利益驱动下,校外培训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三、学生家长盲目从众。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是校外辅导培训盛行的内在原因,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中、高考分数仍是学校录取的主要依据,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少家长认为,“校外培训辅导既可以让孩子学习,又可以摆脱无人看管孩子的尴尬”、“不补课成绩跟不上,考不上好学校”,这些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看到大家都在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盲目从众。

四、监管规范缺失。校外培训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培训机构一般都未和家长签订培训协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产生矛盾纠纷。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有退休人员、下岗职工,还有外来务工人员,没有资质的人员也担负起学业辅导。这些培训机构游离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社会各界均无法对其资质、诚信度、安全性与合法性等作出恰当的评判,同时存在饮食不安全、收费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工作涉及到教育、食品药品监督、卫生、消防等部门,但由于是新生事物,缺乏具体相关规定,导致有事谁也不管,监管几乎是空白。

为此,建议:

1、出台管理文件,把好市场准入关。市人民政府要制定出台《学生校外培训辅导机构管理办法》,制定行业标准,设置准入门槛,建立培训辅导机构办学准入和监管制度。规范学生校外培训辅导机构的服务范围、监管职责、审批程序、申办要求及责任追究等。辅导培训机构须有符合办学需要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及生活设施等必要条件。每年定期对校外培训辅导机构进行年审和评估,辅导培训机构新聘老师需到市教育局备案。有关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对不具备条件的培训机构要依法取缔,对以虚假宣传骗取钱财等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校外培训辅导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2、加大宣传力度,从源头规范办学行为。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大众知道非法办学机构的隐患及负面效应,逐步提高广大家长和学生防范抵制非法办学意识。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对招生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规范广告发布行为。

3、开展整治规范。按照“规范一批、提质一批、整治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组织开展清理整顿行动。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全市校外培训辅导机构逐一摸底,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限期办理审批登记,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坚决依法取缔。工商部门对登记注册的文化教育企业进行全面清查,对以教育咨询为名,进行文化教育、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的企业,依法查处,限期整改;对名不符实的坚决依法取缔。物价部门全面检查校外培训辅导机构的收费行为,严肃查处巧立名目、擅自收费问题。

4、切实落实处罚措施。要按照《教育部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要求,对违反规定的教师,采取诫勉谈话、取消评先、晋职资格、扣发津贴奖金等措施;对违反规定的中小学校,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等处分,对直接责任人和学校主要负责人予以追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到位,对违规补课现象听之任之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只有让违反规定的学校、教师少得票子、多丢面子,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有偿补课、横扫培训歪风。

5、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真正推行素质教育,避免盲目追求升学率。将智力教育与体能教育、品德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培育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党派   界 别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支社主委             九三   民主党派

 


 

大会秘书处

 

 

 

 

 

 

 

 

 

 

 

 

 

 

 

 

 

 

 

 

 

 

 

 

 

 


 

政协武冈市四届四次会议文件

 

宁利华委员的协商发言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致力将武冈打造成邵阳西部地区交通枢纽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市地处邵阳西部洞口、城步、绥宁、新宁等五县(市)地理中心,自古享有“三省通衢、黔巫重镇”的美誉。为此,我建议: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致力将武冈打造成邵阳西部地区交通枢纽。

一、提振打造邵阳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信心

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交通事业迎来了最好最快的发展春天:竹城高等级公路、洞新高速建成通车;机场建设顺利推进;规划过境我市并设站的兴永郴铁路,已经列入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和铁路集团总公司“十三五”规划,有望能挤进国家“十三五”规划;规划过境我市的常桂海铁路,已经列入湖南省中长期研究规划;武冈-靖州、新化-武冈、武冈-永州等3条高速公路,国道356241,省道2452462473443467条国省干线公路,司双、龙大等县乡公路,汽车总站、北站、货运站,14个乡镇客运站、280个农村候车亭等项目的新建、改造与提质,全部纳入部、省扶贫开发规划;县乡道改造基本完成,481个行政村全部实施了通畅工程,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到100%,通畅工程走在邵阳市乃至全省前列。尤其是我市的城区道路,已经建成通车的百米大道、在建的云山大道,气势恢宏、堪称大手笔,不亚于地州市乃至省会城市道路。至此,武冈以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为主骨架的立体交通网络即将凸现,武冈即将成为洞口、城步、新宁、绥宁等周边县进出的主要中转站,以武冈为中心的邵阳西部五县市“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即将形成。

二、正视打造邵阳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我市近年来交通建设所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交通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和正在影响到我市交通事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普通干线公路等级低。我市目前绝大部分过境省道仍然还是二级公路、县道还是三级公路、乡村公路还是四级公路,路基结构薄弱,相当一部分还是中低级路面,行车安全隐患大,相邻乡镇之间、市(县)乡之间的干线公路连接不顺畅,仍存在着许多肠梗阻、断头路,通畅深度不够;绝大部分村道仅仅修到了村中心或村小学位置,许多道路没有连通成网,乡村公路养护缺乏长效的养护机制和资金保障,失养严重,安保设施缺失,行车隐患较大;路网有效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城区道路行车拥堵现象依然突出。

二是交通项目建设负债重。“十二五”以来,我市提质、改造、新建的交通项目较多,而上级投入、补贴的经费比例偏少,同时交通项目还存在超规模、超计划建设的情况,自筹资金任务重、压力大,建设资金缺口大、负债重。据交通部门统计,目前我市交通负债合计高达3.79亿元,其中,干线公路负债近2.55亿元、农村公路负债8320.67万元。由于我市交投公司成立不久,自身发展不快,筹融资平台不完善,加之受政策准入门槛制约,筹融资平台功能难以发挥。交通建设的负债运行与资金紧缺,严重影响了交通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是铁路路网目前仍为空白。尽管全市上下付诸了艰辛的努力,但正在动工兴建的怀邵衡铁路还是与我市失之交臂,成为遗憾。目前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无铁路”盲区,致使我市富集的生态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林木资源、旅游资源,不得不依赖于物流成本较高的公路运输,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由于铁路交通路网的缺失,难以与省外的黔桂边界、省内的长株潭实现有效对接,导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接受辐射影响的外在动力严重不足。

四是交通项目建设进展不快。一方面,交通项目建设用地报批难度大,如省道245246过境线等项目,规划建设已经有很多年了,但部分土地至今未能顺利审批下来,导致项目迟迟不能顺利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征地拆迁困难大。由于受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项目性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与被征地户的心理预期差距较大,拆迁难题仍然是影响我市交通建设的“拦路虎”。如云山路、新东路、隆武公路等交通项目,工程开工建设已有三到八年时间了,均不同程度地因征地拆迁难受阻,工程推进不顺畅、项目进展不理想。

三、致力打造邵阳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建议

一是要全面梳理交通项目的进展情况。要对全市交通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厘清交通建设的“家底”:对于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工建设的交通项目,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运行;对于已经进入国家、省、邵阳市“十三五”规划的交通项目,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跑部进厅,加强衔接汇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二是要充分发挥交通规划的引领作用。要紧紧围绕打造邵阳西部地区交通枢纽的目标,制定实施交通专项规划,并重点突出以下内容:全面实施“一二三”工程,即一个机场、二条铁路(兴永郴、常桂海)、三条高速(洞新、武靖、新武),形成“一中心、五组团”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一中心”即武冈机场中心功能区。“五组团”即兴永郴铁路过境武冈在龙溪建站、常桂海铁路过境武冈在独山建站,组建铁路运输交通组团;在洞新高速东互通旁建一级汽车总站,撤并东站、提质北站,将西站升级改造为二级城市客运站,组建客运运输组团;在东互通处建一个一级货运物流园,以此为主组建货运运输组团;在资江旁建造一个50-100吨级的港口码头,组建水运运输组团。要重点完善 “一环二纵四横”交通网络,“一环”即国道241356武冈过境线,“二纵”即国道356、省道346马坪至新宁石门,“四横”即国道241、省道247洞口高沙经荆竹至新宁清江桥、省道245洞口黄桥至邓家铺至新宁县城、省道344洞口高沙经黄桥至双牌至邵阳县城等四条国省干线公路。要全力实施通畅与连通工程,升级改造好县乡道,提高公路等级,实现100%的村与90%的自然院落通水泥公路。

三是要合力争取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建成运行。市发改、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机场办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城步、绥宁、洞口、新宁等邵阳西部地区周边县的联系,合力向上争取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在“十三五”建成运行。具体而言:在铁路建设方面,大力争取兴永郴铁路、常桂海铁路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并在武冈设站;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大力争取武永高速、隆武高速在“十三五”建成运行;在干线公路建设方面,大力争取将S247线、 50 公里 重要县乡道、 100 公里 升级后的普通县乡道、 500 公里 农村公路等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要大力构建多元化的交通投融资机制。发展现代交通,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瓶颈制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把握政策向上级“争”、搭建平台向外界“融”、挖掘潜力靠财政“投”,拓宽渠道向民间“借”等手段,破解交通建设资金瓶颈,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同时,要做大做强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发挥其在重大交通项目上的投资主体作用,力争每年融资3亿元以上,同时积极推行形式多样的现代融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有力保障我市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建设资金。

五是要深入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建管并重、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思路,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市、乡镇、村三级管养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实现养护管理市场化,着力提升公路养护水平;要推进班线客运管理改革,抓好线路公司化改造,实现同一条客运线路上,服务标准统一、车辆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优化服务,满足乘客要求;要搞好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试点改革,确保农村客运覆盖面达到90%以上,逐步实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

六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交通建设社会环境。“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强化交通先行意识,坚持把加快交通建设作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成湘西南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形成重视、支持、参与交通建设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强化交通主人翁意识,交通、公路、住建、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要找准位置、主动服务、协作联动,实现国土、环保、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交通项目倾斜,保证交通项目的顺利推进。要进一步强化交通质量安全意识,完善交通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责任追究制等机制,加强对交通质量安全的督促检查,加快交通项目的建设进度。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党派   界 别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共    中共
 

大会秘书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