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2006年以来,国家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一惠民政策的普及,全市义务教育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依然短缺,“入园难”一直是老百姓心中一大“难”。
1、2020年秋季,武冈市政府对全市民办幼儿园进行整改,采取了联合办园,委托办园的方式,把全市民办幼儿园都转为了公办幼儿园,可实际上还是民办,幼师、收费没有任何改变,在农村,小孩读幼儿园每学期的保教保育、生活费、校车接送费合一起近3000元,三年下来要将近两万元,对于一个普通收入家庭来说,这是项不菲的开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更是承受不起,虽然国家对于建档立卡和其它贫困户每期可补助500元,但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在农村,很多家长因为负担不起这较高的学费,等孩子4岁甚至5岁才送进幼儿园,接受两年甚至一年的学前教育。
2、这些现有的幼儿园普遍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高,硬件和软件都达不到合格幼儿园的标准,学费也降不下去,能招收的幼儿很少,办学规模小,也就造成流动资金少,往往自己既当园长,又当老师,甚至还干起了校车司机。老师每天疲于奔命又怎样能去教育好孩子呢?但为了生存,他们都在勉强维持。
为改变以上农村学前幼儿“入园难”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变学前教育收费高这一状况,保证本地实际居住的学前儿童都能获得学习机会。争取在近两年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让每一个幼儿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确保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2、建议解决幼儿教师编制和管理问题,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建成覆盖城乡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议将这些公办幼儿园列入定编标准范围。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工程,逐年将优秀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转为公办编制,同时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纳入公办编制。公办编制要向农村幼儿园倾斜,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幼儿教师在农村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