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武冈铜鹅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被御赐为“世之名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武冈铜鹅与洞庭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农业三宝”。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致力于促进武冈铜鹅养殖,切实加大对武冈铜鹅养殖及产品开发的投入,致力于加强武冈铜鹅品牌建设,2008年,武冈卤铜鹅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武冈铜鹅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2013年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2019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2020年进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22年被认定为湖南省知名品牌。
在武冈铜鹅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武冈铜鹅产业大而不强,抗风险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少、引领带动作用不强;个体生产经营户众多、小且分散,养殖总量与产值不高,全市上规模的养殖场不足30家。二是武冈铜鹅养殖成本较高。智能化生产程度低,人工生产成本高,产蛋率低,种苗价格高,规模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缺乏专业的公用品牌运营公司运作,没有统一规范公共品牌的包装设计、宣传推广,品牌价值不高,市场知名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四是鹅饲料采购、铜鹅产品销售分散,各自为政、质量不一、价格不一,成本较高。五是先进技术人才缺乏,缺乏武冈铜鹅养殖、销售的技术人才,不少养殖场还是家族式经营,没有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
“武冈铜鹅”是武冈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也是武冈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武冈铜鹅产业,建议:
一、大力支持铜鹅基地和种鹅场扩容提质,做大铜鹅养殖规模。发改、财政、农业农村、科工信、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等市直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争取上级产业发展政策与项目支持,加大反季节铜鹅养殖技术攻关,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持现有龙溪曹家塘资源场、文坪火云村武冈市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鹅场、司马冲五星村铜鹅产业示范园、稠树塘雅槎村武冈市丰达农业有限公司种鹅场、华鹏龙溪罗岚桥生态铜鹅养殖基地等改建扩建,进一步扩大规模,培育适度规模养殖主体。
二、大力支持新建铜鹅产业园,延伸铜鹅产业精深加工链条。继续巩固武冈铜鹅省级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地位,大力支持和全力争取新建文坪镇罗宏、文坪火云、稠树塘雅槎铜鹅产业园,力争申报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继续完善华鹏食品、福元卤业卤鹅分割生产线,新建经开区铜鹅屠宰加工冷链园,建设2条以上分割精制加工生产线、鹅饲料加工线,建设4条以上铜鹅速食、配菜、自热包等铜鹅产品生产线,创新打造铜鹅民俗文化传播展示区、百鹅园科谱展示区和铜鹅餐饮文化体验区。
三、大力支持武冈铜鹅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强化武冈铜鹅的营销推广。充分学习借鉴北京烤鸭、临武鸭等在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武冈铜鹅行业协会“抱团”发展作用,引导武冈铜鹅持续深化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注重研发成果的转化运用;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与营销集团的对接与合作,引导支持武冈铜鹅企业创新营销手段、拓展营销渠道,培育一批本土网络销售团队和带货达人,帮助武冈铜鹅企业寻找和搭建网络营销合作平台、公司以及专业带货直播,实现武冈铜鹅产品的网络成交量。
四、大力落实支持武冈铜鹅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强化部门齐抓共管。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武冈铜鹅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市直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把文件政策落实到位、兑现到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应发挥好牵头作用,经开区、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工信、市监、商务、金融等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应进一步树牢主人翁意识,切实把支持武冈铜鹅产业发展作为“份内事”,在产业用地供应、证照办理、争资引项、专利申报、银企合作、产销对接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帮扶和支持,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