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冈古城西南隅,600余米长的西直街曾是明清时期湘西南商贸重镇的核心。这里纵横交错的古巷网络如同古城毛细血管,串联起宗族院落、老字号商铺与市井烟火,承载着武冈2200余年的历史记忆。如今,随着古城保护与活化工程的推进,西直街内巷正焕发新生,成为文旅融合的鲜活样本。
鱼骨街巷:古城的商贸脉络
作为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西直街完整保留了以主街为轴、多条支巷(如庆丰巷、林家巷、酱园巷、龚家巷、天宁街等)构成的鱼骨状格局。街区内现存15处文保单位、35处历史建筑及成片明清建筑。昔日商贾云集,银号、当铺、染坊、茶馆林立,曾仁德堂、杨文德堂、恒丰斋等老字号鳞次栉比,见证着武冈作为湘西南商贸中心的繁华。
庆丰巷: 最具代表性的支巷之一。鹅卵石铺就的古朴路面与斜竖条纹墙体触感独特。巷内市级文保单位曾家院子槽门对联“芬流渠水秀挹云山;地近德邻居仁安里”,尽显武冈传统民居与宗族文化底蕴。
林家巷: 核心保护范围,以林氏家族聚居得名。林家院子等历史建筑格局完整,马头墙与木雕窗花保留明清风貌,是研究传统民居与宗祠文化的重要遗存。
酱园巷、龚家巷、按察司巷等: 各具特色,或因酱园作坊得名,或存龚家院子等文保单位,或因明代按察司行署留名,共同展现了传统居住形态与商贸文化。
周边茅坪里巷、红旗巷等古街巷共同织就了武冈古城独特的街巷网络。
从市井烟火到文旅新景
2021年,武冈市启动古城保护与活化工程,按照“修旧如旧、文旅赋能”原则整体修缮西直街:重铺青石板、加固民居、管线入地、增设铜雕古井等文化小品。古巷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焕发新活力。
沉浸体验: 春节“明朝风华·西直街里过大年”活动将古巷变“大明街市”,汉服巡游、媒婆抢亲、武冈丝弦快闪吸引数万游客,街区营业额同比增长260%。
非遗活化: 规划打造“非遗一条街”,集中展示武冈铜鹅卤制、丝弦戏等特色非遗项目,融合文化体验与美食品鉴。
业态升级: 特色民宿、文创店、创意餐饮陆续入驻。“老街有家杂货店”等推出武冈元素文创产品,让游客带走“都梁记忆”。
保护传承:让古巷永续新生
武冈市划定西直街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严格管控建筑风貌,重点保护夏家祠堂、同春当等文物建筑。未来计划通过四季主题活动(暮春戏曲季、暖冬汉婚季等)持续激活街区,并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让“一座武冈城,半部明代史”的厚重底蕴广为人知。
从喧闹的市井巷弄到沉浸式文旅地标,西直街内巷的蜕变是武冈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缩影。漫步其间,指尖划过鹅卵石墙,耳畔回荡丝弦小调,仿佛触摸时光纹理——这里既是历史的容器,更是古今交融的文旅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