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武冈市政府门户网站
  • 作者:网络管理员临时用户
  • 更新时间: 2008-02-10 14:39
来源:武冈市政府门户网站 更新时间: 2008-02-10 14:39
作者:网络管理员临时用户

政府工作报告

 

2007 124 在武冈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申建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深入实施“项目兴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三化”进程,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前所未有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四十年一遇的旱灾、五十年一遇的洪灾,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过去的五年,是加快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国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预计(以下均为预计数)实现生产总值42亿元,比2002年增加18.1亿元,年均增长9.9%;实现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23610万元,比2002年增加12256万元,年均增长15.8%,财政对三大产业、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的保障力度显著加大,全市上下沐浴着公共财政的“灿烂阳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74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313元,比2002年分别增加703元、2583元,年均分别增长6.1%7.7%;全市各类存款达44.3亿元,年均增长5.4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1亿元,比2002年增加7.83亿元,年均增长13.9%;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兴建云台中学、湛大药业、王城公园・步行街、干法水泥等上亿元项目10余个。

――过去的五年,是调整结构,产业布局日趋成型的五年。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次产业逐步找准了发展的支撑点,产业结构比由2002年的50.213.736.1调整为40.119.640.3。瞄准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龙坪煤矿、华宝食品、干法水泥、湛大药业等企业为代表的能源、农产品加工、建材、医药、机械冶金等工业经济行业。依托龙头企业,利用订单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稻、脐橙、药材、果蔬、蚕桑、铜鹅、生猪等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了以米业加工、生猪出口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全面构筑了以工业品市场为龙头,以农贸市场、牲畜市场为两翼,以建材市场、水果市场、各大超市和乡镇边贸市场为补充的商贸流通网络。致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举办武冈旅游发展论坛和“云山杯”传统卤菜、美食评选大赛,云山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成功签约,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 3A 级景区,胜利入围国县域旅游品牌景区两百强,武冈跻身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

――过去的五年,是创新体制,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的五年。各项改革齐头并进。强力推进机构改革,撤并行政事业单位和临时机构146个,分流财政供养人员286人,取消行政性收费项目649项。稳步开展企业改制,启动企业改制83家,完成物资、粮食、供销等企业改制57家,置换职工身份9034人,实现资产变现2.6亿元。深入实施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乡财市管乡用”、村帐乡代管、煤炭税费、规模工业税费等财税管理体制;全面取消农业税,认真落实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惠农政策,实现了“减轻、规范、稳定”的改革目标。推进教育改革,形成了公办、民办一齐上,基教、职教、成教、幼教、特教共同发展的教育格局,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分别被评为全省、全国先进;2007年,我市教育顺利通过全国“两基”国检和全省“两项督导评估”。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了城乡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启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种保险。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法,在广东、长沙、武汉、上海、北京等地成立了武冈经济发展同乡促进会,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累计引进项目113个、资金22.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创汇754万美元;向上争取项目40余个、资金6亿余元。

――过去的五年,是加快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市政设施日臻完善。确定“北扩、东伸、南连、内改”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城建资金15.3亿元,进行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6.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人口15.4万,城镇化水平达到20.5%,成功入选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市(县)。新城建设全面启动,铜宝新城已完成投资3亿余元,春园路、东升北路、铜宝北路、新东路“新两纵两横”道路骨架基本拉开。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多渠道投入资金6000万元,新建、拓改城市道路35条,硬化道路70000�,新建下水道6.3,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网20;王城公园・步行街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王城文化广场基本建成。维修人防工事2000余平方米,结建与口部房工程建设打破邵阳市县级空白,市人防办2006年被评为全省人防先进单位。强化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经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推行相对集中城管执法,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迈出新的步伐;组建城建投资公司,到位贷款资金1.78亿元,城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先后投入资金1.25亿元,努力实现重点建制镇的绿化、亮化、美化,邓元泰镇跻身国家重点示范镇笼子,湾头桥镇同富村被列为省级小康示范村;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加快乡镇机关和村部建设,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争取资金4000万元,积极开展国土开发与整理,确保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市国土资源局2006年被评为全国地籍管理先进单位。进一步加强产品标准质量监督,狠抓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着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强力规范市场价格,城乡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大力发展城乡交通,五年间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5.03亿元,扩(改)建交通主干线 59.43公里 ,新建通乡油路 52公里 、通村公路 472.7公里 ,完成县乡道改造 54.14公里 电力改革有效推进,历经多年努力,成功实现代管目标。致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完成水利工程3.5万处,整治病险水库60余座,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5万亩;新建天鹅、晏田等农村人饮工程573处,解决5.3万人饮水困难。加大扶贫投入,累计投入资金4212万元,解决了1.2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过去的五年,是注重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贯彻依法治市方略,狠抓“四五”、“五五”普法教育,市司法局2006年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提案,主动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联系。狠抓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人民军队和民兵在抗洪抢险、森林防火、扶贫帮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我市荣获“全国青年中心建设先进市(县)”荣誉称号,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国工会促进再就业行动先进单位,市妇联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社区建设、村民自治稳步推进,2006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城镇社区建设先进市(县)。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力度,认真开展行风评议,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进一步加强。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项目94个,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8%。充分发挥外宣工作在树立武冈形象、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做活舆论引导文章。文化发展的地方特色进一步彰显,五年累计创作文艺作品630 件,“武冈丝弦”成功入选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武冈城墙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群众体育逐步普及化、多样化、健康化,2007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武术高峰论坛。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2007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3.45%,发放补助资金1760.37万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有所缓解。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实施,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2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586人次;新增劳务输出41951人,累计创劳务收入26.7亿元。残疾人扶助政策进一步落实,帮助41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三项国策”进一步落实,环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2004年,我市被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区计划生育摘掉“重管县”帽子,重新进入全省一类行列,计生局2006年被评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煤矿关停整顿措施有力,矿区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狠抓信访稳定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网络,强化信访责任,切实为上访群众排忧解难;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社会政治持续稳定。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化网络平台,2005年政府网站被评为全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充分发挥统计功能,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统计“四五”普法先进市和全省依法统计先进集体,市统计局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先进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外事、档案、保密、老干、对台、史志、审计、广电、房产、气象、侨务、邮政、电信、烟草、保险、石油、盐务等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在前四年打造起的坚实基础上,突出重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这五年的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1、“三农”工作稳步推进。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6.9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粮食总播面积106.41万亩,总产46.43万吨。狠抓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邵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启动建设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17个。投入资金340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7700处;整合支农资金3633万元,全面启动农业综合开发云山项目区幸福子项目,已完成投资1905万,机耕道、灌溉渠等工程建设,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推行农业保险试点,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启动油菜良种补贴,发放粮食直补金592万元、良种补贴720万元、综合补贴1394万元、生猪补贴659万元、燃油补助28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90万元,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2053万元。

2、工业经济提速增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28%。全市47家规模工业企业预计完成现价产值12.6亿元,实现可比价增加值4.16亿元。致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平整项目用地560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86万元,其中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4388万元;园区招商成效显著,新引进顺顺和食品、永锐电子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

3、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在建招商引资项目36个,引进到位国内资金10.77亿元,预计年底完成内联引资12.2亿元。今年3月,成功举办银政企联谊会,争取农发行贷款资金1.2亿元,成为邵阳市唯一争取这个项目的县(市、区)。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同比增长35%。干法水泥一期生产线已于 719正式投产;特色产业开发走出新路子,注册成立了“湖南武冈卤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注册“武冈卤菜”、“武冈铜鹅”证明商标,基本攻克卤菜保鲜难关;华宝食品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设备安装基本到位,年底可正式投产;管道天然气工程完成投资3500万元,开户3000户;展辉医院完成新增投资1000万元,主体工程已经动工;城市防洪工程奠基动工,已完成投资2620万元;竹城公路武冈段路基工程已经完成,年底可全部完成路面硬化;S220拓改正式启动,已经进入征地阶段;农村公路通畅工程计划任务总里程342.5公里,实际完成408.52公里。

4、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落实“规划先行”,推进城市形象策划,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布点规划进入评审阶段。提高城区路、水、电承载与供给能力,跃进路、沿河路、河滩坪路已改造到位,水云路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迎春路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春光大道已经批复立项,路面土石方工程基本完成;投资200余万元,新铺武强路至铜宝新城供水管网 1000;开展城管集中整治,抽调500余人,分成9个小组,逐街逐巷整顿城市顽疾,共取缔占道市场9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400余起,城市形象明显好转。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新(改)建日常生活用品配送中心1个、农资农家店25家、日用品农家店45家,农村农资网点网络基本形成。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民本、依法、务实、高效、廉政”的执政理念,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没有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委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武冈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武冈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加快发展的基本前提;二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这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激发全民创业激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之策;四是必须坚持优化环境,树立环境品牌,创新招商机制,加速项目建设,这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五是必须坚持依靠市委正确领导,依靠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依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这是加快发展的政治保证。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市经济总量不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工业骨干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刚性支撑经济发展的工业项目较少;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活,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四是土地、资金供需矛盾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五是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就业压力较大,信访稳定任务繁重;六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机关作风仍需改进。理性地面对现实,今后,我们既要注重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发展质量,既要注重抢抓机遇,更要注重谋划长远,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武冈的关键时期。对于我市来说,既是矛盾凸显期,更是黄金发展期。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各种矛盾交织;区位不优,资源匮乏,多种困难并存。这些都将成为武冈发展的瓶颈制约。但是,综观全局,着眼未来,武冈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在国际,我国已进入加入WTO的全面履约期,跨国产业资本加速向我国转移;在国内,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加速梯度转移;在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积蓄了不可低估的潜能,全市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这些既为我们立足后发优势,谋求联动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更为我们立足武冈市情,致力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继续实施“项目兴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发展战略,突出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城镇带动三大发展重点,全力促进发展增速、经济增效、财政增长、群众增收,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新武冈。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到2012年达到72.6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到2012年达到4.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到2012年达到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到2012年达到30.3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 4.4个百分点。建立较为完善的国民教育、科技创新、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和较为健全的公共安全维护体系。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断加强,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构想是

――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的新武冈。坚持以打造强势产业为核心,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强化项目招商为重点,做强工业,做稳农业,做大旅游业,做活商贸服务业,力争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27.132.940.0

致力“项目兴市”。突出优势产业,精心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全力落实项目,加快建设项目。围绕建设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重点抓好湘西南物流中心、展辉医院、湘西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云山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逐步把武冈建成湘西南商贸物流、教育、医疗中心及重要旅游中继站;围绕建设新农村,重点抓好铜鹅养殖、农业综合开发等29个项目;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抓好工业园区、卤菜开发等10个项目;围绕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农村公路、城乡电网改造等15个项目;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抓好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创历史文化名城等29个项目。突出扩大投入,全力拓展招商领域和引资渠道,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核心的招商引资平台,健全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总量和成功率。

突出“工业强市”。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效益,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积极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品牌产品,新上一批重大项目,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能源、机械制造、医药等五大产业集群,集中培育一批产业突出、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坚持规划先行,基础先上,平台先筑,配套先动,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园区项目招商,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园区总产值年均增长25%,到2012年达到25亿元,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强区、财政富区、城市新区”。

坚持“旅游活市”。以编制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市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景区建设,开辟精品线路,重点加强对云山、法相岩、浪石古民居、同保岩、沿江风光带、穿城河两岸、古城区、古城墙等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与保护,全力打造“古城风情游、生态观光游、宗教文化游、特色美食游”四大旅游产品体系。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力争促成伴山冲、法相岩、狮子山水库等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旅游经济总量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重点抓好粮食、生猪、铜鹅、脐橙、卤菜、油菜、药材、蚕桑、蔬菜等主导产业,依托特色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扶持一批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培育8家省级、20家邵阳市级龙头加工企业。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病险水库治理、土地整理、威溪水利骨干工程、云山项目区等重点工程;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林业产业一体化,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有序发展;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新增规范化农村合作组织10个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民、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科学编制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建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物流园3家,组建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5家,新改建外贸出口企业3家。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工程”,逐步形成以规模营销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农资、日用品、农产品、药品、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六网”合一的农村营销网络。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的新武冈。经过五年努力,初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中心镇为基础的特色鲜明、规模合理、布局科学、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到2012年,市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3万,城镇化水平达到30 %

高速度建设武冈城。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新区建设,重点建好铜宝新城、工业园区、城西物流园区、城南商住区等城市四大新区。坚持“以路为纲”,拉通城市一环路(工业园区黄木冲资南路云山进山路竹城路新东路春光大桥工业园区),完成“七纵七横”的城市道路建设。以资江河、穿城河沿岸为重点,加快旧城改造,建好城市防洪堤和沿江风光带,争创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古城新特色。加快城市电力、通信、供排水、供气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厂扩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管道天然气二期工程等项目,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快以公共绿地、庭院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园林建设,启动建设同保岩公园,争取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10平方米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手段,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开展油烟、烟尘、噪音污染等专项整治,提高市民素质,争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

高标准建设新农村。合理改善路网主骨架结构,积极争取渝怀铁路、张桂高速公路经过武冈,尽快改变我市无铁路、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全面完成竹城公路建设、S219路面改造、S220升级拓改;狠抓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到2009年底,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S220S219、竹城公路、武马公路为主线的多点多轴网状经济走廊。以实现大网直管为目标,强化电力管理,全面完成城网、农网改造,100%完成农村“四到户”及“户户通电”工程。进一步完善公益林管护机制,扩大特色经济林种植规模,每年新增林业用地2000亩,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4.3%。按照政府推动、示范带动、社会助动、新闻鼓动、农民自动的方式,加大力度,加强扶持,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村庄整治,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努力建设人民安康的新武冈。经过五年努力,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努力巩固民生之本。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城镇每年新增就业率递增4%。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更多人享有社会保障,分配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服务规范有效”的总体目标。坚持“为民、爱民、利民、富民”,进一步完善优抚保障、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社会救助、五保户供养等体制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保证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开展“平安武冈”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执法,建立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支撑体系、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新格局。重视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进一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努力建设社会和谐的新武冈。经过五年努力,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主法制进一步增强,人与自然相处进一步和谐。

努力夯实民生之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兴“科研兴教”之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两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所寄宿制中学和小学,力争把职业中专挤进国家扶持笼子。大力实施科技项目,力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以上,农村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争创全国科技进步达标县(市)。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成湘西南五县市中心人才市场。努力确保民生之需。加快卫生体系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比较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新外宣形式,强化策划手段,使外宣工作真正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体事业和文体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消灭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不断繁荣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适应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作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居民自治、村民自治和各项办事公开制度,保障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完善信访责任追究制度,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2008年的工作部署

 

2008年,是实现今后五年宏伟目标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明年的具体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13.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7%。为实现上述目标,2008年,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突出一个重点、推进三化进程、狠抓四项工作、落实八件实事。

(一)突出一个重点

就是要突出招商引资建项目这个重点。按照“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实施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精选、论证、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看好,带动能力强劲的骨干项目,采用委托招商、乡亲招商、会节招商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部门“跑部进厅”,推进招商引资向更高、更实、更好迈进,力争全年引进资金12亿元,引进过亿元项目2个以上。继续实行项目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启动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年产2000台套斜道式孵化机生产线建设工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工程、看守所扩改工程和城网改造等项目;突出抓好云山项目区、铜宝新城、林业产业一体化、干法水泥二期工程及余热发电项目、工业园区、卤菜产业开发、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等项目;继续实施优质稻、铜鹅、药材、脐橙、无公害蔬菜、生猪、豆类等基地的续建,土地整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网建设与改造、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按计划完成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以及已建乡镇卫生院设备配套、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与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力争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2.9亿元,比2007年增加30%

(二)推进三化进程

一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是基础。要扩大农业规模,加速构建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08万亩,开发优质稻55万亩,开发脐橙3万亩,种植良种油菜15万亩,订单开发优质稻10万亩、药材0.5万亩、油莎豆0.5万亩、葛根0.5万亩、特色红薯1万亩。新建3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年出栏生猪达176万头;新建种鹅基地2个、商品鹅基地8个,年出栏铜鹅125万羽。积极扶持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新上农产品加工扩建项目2个,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邵阳市级龙头企业3家。加快建设卤菜城、卤菜一条街,实现卤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整合支农资金,加大农业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威溪水利骨干工程,整治病险水库19座,完成土地整理8000亩。加大畜禽疫病的防治力度,全面加强防汛抗旱、山洪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气象预警预报等防灾避灾工作。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巩固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初步建成5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每个乡镇(办事处)筛选确定1个乡级示范村,促使试点村在农业生产、人居环境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是主导。实现工业强市必须膨胀支柱行业,激活园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壮大工业实力。2008年,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较上年增长21.1%立足规模化发展,培育产业集群。积极扶持华宝食品、顺顺和食品、国辉米业、云山米业、冷冻食品、干法水泥、湘渝陶瓷、烽火煤机、湛大药业等企业,着力打造武冈品牌;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筹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加强银企合作,认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立足集约化发展,壮大园区经济。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做好土地储备,年内投入4000万元用于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800亩征地任务,实现春光南路全线硬化、亮化;立足现有基础,着眼长远发展,细化功能分区,搞好园区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电子元件、卤制食品、制造加工、印刷包装、新型建材产业群;突出抓好园区招商,力争年内新增4家以上投资上千万元的企业落户园区并开工建设。立足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适当提高工业园区企业入园门槛,坚决遏制生产能力过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和产品的低水平扩张;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实现万元GDP能耗降低率在3%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污染和排放总量削减率在1.2%以上。

三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科学编制规划,按照35平方公里、35万人口、湘西地区次中心城市的要求,全面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镇体系规划、其它专业规划的编制。加速城市扩容步伐,推进春光大道、水云路建设,延伸庆丰东路,架设春光大桥,年内建成铜宝新城春园路、同保北路、东升北路、新东路“两纵两横”道路骨架。强化市政设施建设,加快管道天然气工程进度,抓好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动工兴建污水处理工程。注重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做活做强城市经营文章,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搞好市容市貌的集中整治,力争年内高标准建成乐洋、都梁两条样板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力争邓家铺镇挤进全省重点建制镇笼子,积极为马坪、晏田、双牌等乡撤乡建镇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村民自治力度,引导各地立足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年内彻底完成云山旅游资源经营权整体转让,力争促成伴山景区旅游整体开发项目的招商,切实搞好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组建旅游公司,创新营销方式,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切实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做好商贸划行归市工作,年内争取新建年销售额上亿元的物流园1家。继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力争完成新改建农家店50家。大力发展外贸出口,新建或改建外贸出口企业1家,完成进出口总额420万美元。

(三)狠抓四项工作

1、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设公共财政框架,进一步完善基数预算、绩效预算和综合预算;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运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和货币化分配,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益。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积极引导集体企业进行改制,推进民营化进程。完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全面完成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机构、人事三位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行岗位竞聘制、全员聘用制、人事代理制和绩效挂钩制,把住进人关,实现减人、减权、减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行殡葬制度改革,建设城区殡仪馆。逐步改革投融资体制,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拓宽融资渠道。

2、优化经济环境。要在优化“软”件上下功夫。坚持市级领导包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健全舆情信息处理工作机制,开展对企业投诉和纠纷案件的排查和处理,完善市政务中心功能,改进审批方式,全面推行“绿色通道”,优化国土、规划、建设、环评等审批事项的运作流程,实现网上信息查询、网上办理项目服务。要在优化“硬”件上多投入。主动衔接渝怀铁路、张桂高速公路途经武冈项目的立项,加强道路网络基础投入,搞好竹城公路后期建设,完成S219隆回至武冈段的路面改造和S220武冈至司马冲段拓改任务。加强山塘水库和河道的综合治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在治安管理上出重拳。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工地、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严重暴力犯罪。要在人文工作上做文章。广泛开展“十佳企业家”、 “纳税前十强企业”等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和支持新经济团体和新经济组织参政议政,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业精神、经营智慧和社会贡献,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

3、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统筹发展各类教育,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抓好科学示范和科普惠农工程建设,创建5个上规模的科普示范基地。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体育产业,规范娱乐场所、印刷市场、网吧经营秩序,强化文物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抓好“双拥”工作,努力为驻武部队排忧解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稳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争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切实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突出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保类进位。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化互助机制,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和上访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4、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持科学执政,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努力破解阻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体制、机制问题。坚持民主执政,坚决贯彻市委决策,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监管,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不正当行政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廉政为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审计公开制度,严格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切实降低行政成本。

(四)落实八件实事

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我们要认真办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八件实事。①实施敬老关爱工程。扩改或新建2个敬老院,新增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70人以上。②做好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免费培训农民工及城镇失业人员70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800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0人,力争实现零就业家庭有1人就业。③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参合率达80%以上;免费为农村妇女提供健康检查。④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免费送戏、送电影下乡。⑤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利用希望工程、春蕾行动、秋季助学活动,设置三道“防火墙”,资助贫困学生就学,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修建廉租房 1000 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 2000平方米 ;解决14000人饮水困难;新发展沼气池2500口。⑦加快交通建设进程。硬化村级公路 200公里 ,完成村级公路通达工程 30公里 ,完成城区道路改造 8公里 。⑧加大教育投入。完成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新(扩)建、维修校舍 1万平方米 ,建成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1个;从明年春季开学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人民的期望,不容我们丝毫懈怠;肩负的责任,鞭策我们奋发进取。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昂扬向上的斗志,以奋发有为的激情,矢志不渝,万众一心,励精图治,为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新武冈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