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专项规划
武冈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
  • 来源:市科工信局
  • 作者:市科工信局
  • 更新时间: 2021-12-10 11:54
来源:市科工信局 更新时间: 2021-12-10 11:54
作者:市科工信局


“十来,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破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培育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全科技发展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主要指标完成较好,为“十规划制定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实基础

1、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相继出台了《武冈市食品行业提质增效实施意见》、《武冈市鼓励老乡回家创新创业实施意见》、《武冈市振兴实体经济发展三十条》、《武冈市都梁人才行动计划》、《中共武冈市委武冈市人民政府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0)实施意见》、《武冈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实施办法》、《武冈市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管理实施办法》等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机制,积极引进、推广和开发工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促进武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2、科技投入体系趋向多元化。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2016年,财政科技投入455万元,2017年537万元,2018年2100万元,2019年4798万元,2020年6800万元。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研发投入体系2020年,全社会R&D投入为4.47亿元。

3、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深入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以“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制定人才发展新政+强化人才培养教育+激发人才扶贫动能+讲好都梁人才故事+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六部联奏曲为主线,全面推动人才工作。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10286人,其中高级职称1129人,正高31人。5年来,选派湖南省“三区”人才科技专家89名、省级科技特派员9名、邵阳市科技特派员1名和武冈市级科技特派员170名组建了一支以科技挂职副市长为团长的武冈市科技专家服务团围绕我市经济主导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开展技术集成攻关、科技成果推介、科技服务、科技培训、科普宣传和创新调研等工作

4、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紧紧围绕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加强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十,累计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其中省级项目22项,争取省级科技项目资金450万元,示范推广科技成果32项。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新能源材料、科技培训等领域。这些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内生动力。全市引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0多项,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1家,中小科技型企业23家,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69.17亿元,增加值18.87亿元;完成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2.3亿元;5年来,全市申请国家专利1020件,其中发明专利310件,国家授权专利547 件。有力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设立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军型龙头企业。目前已建立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建立湖南省豆制品加工产业技术联盟1个,建立邵阳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邵阳市级星创天地3个。同时,深化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对接武冈产业发展,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了13个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研发平台梯队培育,加快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程促进技术和成果转移转化

6我市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困难

“十四五”期间,我市要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区域经济,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机制不够健全,创新主体不够活跃,财政科技投入严重滞后,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足,投入主体不突出;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较弱,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的动能较差,创新活力和创造效率较低,创新能力较弱;三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科技人员流失情况依然严重,科研基础条件薄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尚未完全建立,建设创新型武冈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依然艰巨。

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南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开展科技服务、科技指导、科技协调为着力点,以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以引进、推广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重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导向。面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紧扣国家战略和民生改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畅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渠道,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普惠城乡民生福祉。

2、坚持系统推进。强化政府规划引导,加强顶层设计和体系化谋篇布局,着力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和优化创新资源要素配置,加强部门联动,深化产学研合作,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最大合力。

3、坚持深化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政府创新服务和政策支持功能,协同推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各项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

4、坚持人才优先。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围绕“服务人”“解放人”“激活人”,全方位、一体化设计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健全崇尚创新、鼓励创造、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面向国内外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吸收转化国际国内一流创新成果,推动优势产业和创新产品走出去,构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

(三)发展定位

1、初步建成创新型武冈;

2、将武冈经济开发区创建成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四)发展目标

1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到“十四五”末,创建武冈市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邵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湖南省星创天地5家,邵阳市级星创天地10家,建立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示范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中小科技型企业50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家,发展创新型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

2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引进、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组织实施本级科技项目100项,省级科技项目20项,引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50项,完成技术贸易额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5%,专利申请量达1000件以上。

3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围绕影响和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突破束缚创新的制度障碍,建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计划体系、人才制度、科技评价制度和科技资源配置制度等领域的重大改革,进一步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积极推进科技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等重点体制改革,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创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

4科技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统筹科技资源,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认定一批国家、省级众创空间,建成一批特色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高地、转化基地、创新战略联盟。

5科技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政策的针对性,搭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优质人才梯队,大力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等人才,打造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卓越的科技人才队伍。

(五)2035年远景目标

1、我市科技实力大幅跃升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县)市行列

2、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全面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武冈市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为核心,人工智能、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时尚产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都有完善的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团队的技术创新体系。

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100件以上,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大幅提升。企业拥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4、创新人才队伍显著优化拥有一大批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职业技能等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洼地。

三、发展重点

1、大力加强科技项目建设。按照“十”时期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投资导向,紧紧围绕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加强科技项目建设。每年组织实施本机科技项目15项以上,争取省重点科技项目2项以上,持续推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引领和规模发展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设立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军型龙头企业。培育极具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民营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辅导、资质维持、专利管理等服务。对接我省产业发展,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的重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本地技术和成果就地转移转化。

    3、推进创新服务体系提质升级

(1)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武冈市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深化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打造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畜牧水产研究所、邵阳学院、邵阳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与我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材料、食品加工和节能环保等五大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拓宽科技研发平台产业领域,在引导高新企业建立研发平台的基础上,将研发平台向规模以上企业延伸,争取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5%以上。加强研发平台梯队培育,加快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程。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对新批准认定的国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市财政通过科技相关专项资金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奖励资助。对各类创新平台确立的研发项目,优先给予市级科技计划立项扶持,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

(2)推进园区建设和提质升级。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湘商产业园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年,把工业园建成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增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完善园区管理机制,构建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将考评结果与后续支持措施挂钩,在用地指标、产业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配套、专项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3)加强科普条件建设。稳定增加科普投入,加强科普    人才队伍、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科普”科技传播体系建设。推动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将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纳入素质教育评价评估体系,扩大科普基地在中小学、幼儿园的布局。

4、优化全市创新体系布局

(1)强化全市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结合我市特色,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型县(市),组织实施域技术创新引导项目,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

(2)推动科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建立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一站式开放性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业创新创业的低成本化、便利化和信息化,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批能有效满足我市农业农村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各具特色的农业“星创天地”。实施“三区”科技人才计划,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每年争取省科技厅下派“三区”科技人才15-20名左右,建立贫困村科技专家联系制度。加大贫困村人才培训力度,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培养致富带头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家,发展创新型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推动农业物联网、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

5、引领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整合部门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双创示范基地,布局一批便捷开放的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扶持一批双创社区和特色小镇。支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孵化载体建设和运营,促进孵化与投资、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实行奖励和补助政策。在国家、、邵阳市组织的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胜出的获奖项目和个人,市本级按1:1的比例给予奖励。

6、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支持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做好专利信息推广应用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制度运用能力,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建立体系完备、全市联动、执行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打击力度。构建与科技、经济、贸易、金融、文化传媒等政策有效融合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构建公益性与市场性互补互促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7、推动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1)深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研究制定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实行项目资金预拨制度,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探索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求的科研经费监察、审计制度以及财政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与项目资金管理配套的绩效考核、后补助、人才评定和管理监督等配套机制。

(2)健全创新评价机制。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评价指标。优化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将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和服务、创办领办企业业绩纳入人才评价体系。积极推行第三方评价,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各类人员的尽职免责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3)强化成果转化激励。大力扶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发展。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面向社会及时发布科技成果,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成果需求反馈等公益服务。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在立项、资金、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对科研团队或个人予以重奖,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投产后一年内实现税收500万元以上、300-500万元和100-300万元三个等次,由市财政分别给予税后5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

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收入,增加绩效奖励比例。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推进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保护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正当收益。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对技术交易双方及服务机构给予后补助奖励。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做好组织协调服务,把落实各项任务、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真正摆到突出位置,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协调决策机构,从组织领导、监督检查、配套衔接等方面,形成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将《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年度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确保实施落实。

2、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统筹项目、基地和人才,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积极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等科技创新人才使用和激励制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营造平等竞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宽松环境,鼓励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激发全民科技创新热情,为规划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3、资金保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完善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实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的补助政策,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度每个给予20万元的奖励,提高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按照规定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办法,精简优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的办理流程。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3%—5%作为研发准备金。

武冈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0年12月8日


武冈市“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表

填报单位:武冈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人:唐冬英                                 填报时间:2020年12月8日

序号

所属技术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主体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开工
年份

竣工
年份

总投入(万元)

研发投入(万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1

科技创新

武冈市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工业园

武冈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材料、食品加工和节能环保等行业企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

建立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武冈分中心,创建武冈市科技创新中心,申报创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大引进和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化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引进领军技术创新团队,引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形成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武冈市域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高地,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

2025

100000

10000

2

电子信息

家用电器、新能源车辆线束控制总成扩建项目

工业园

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一种防水电缆接头,防水电缆接头及电器用线束的发明,涉及电器配件技术领域,攻克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及包含该防水电缆接头的电器用线束。电缆接头的主要作用包括使线路通畅,使电缆保持密封,若是密封不良,潮气会侵入电缆内部,而现有的电缆接头的防水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后对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在当地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能有效带动当地上下游企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可直接为社会提供上800个就业岗位,可创造间接就业机会数千个,可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最终受益群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本项目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9

2021

30000

7000

序号

所属技术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主体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开工
年份

竣工
年份

总投入(万元)

研发投入(万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3

新材料

造纸白泥脱碱及其在PVC建材中资源再利用项目

工业园

武冈市申靓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项目的总体目标:将白泥脱碱技术(ZL201710281045.4)工业化和将白泥脱碱后的产品应用于PVC建筑材料中。
试验方法、研究路线和工艺流程:PVC加工热稳定性较差,因而对填料性质有一定要求,这些要求包括表面的酸碱性,粒径大小。对有颜色要求的制品,填料白度也有一定要求。为了让白泥脱碱充分,实验拟采用螺杆捏合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混合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产能。同时,保持造纸碱回收的白泥含有一定的水分,水的存在有利于强酸弱碱盐与碱反应。反应后测试pH值,利用强酸弱碱盐的添加量控制pH值。将脱碱白泥干燥至水分含量在1%以内;利用球磨分级,控制粒径在1250目或所需粒径大小。将一定规格的脱碱白泥按PVC材料配方比例,混料后挤出成型,制备不同类型PVC建筑材料。

2019

2022

12000

3600

4

新能源

可印刷的发光材料

工业园

湖南康瑄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将建立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其原理是用ITO 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 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根据这种发光原理而制成可印刷的发光材料,利用OLED的特性自己发光,应用于文化创意、广告设计、产品发布会、广告标识、文艺展示、家庭装饰、衣服鞋帽其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2021

2025

10000

3000

序号

所属技术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主体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开工
年份

竣工
年份

总投入(万元)

研发投入(万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5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保留与保证传统品质,实现高度的半自动与自动化豆制品设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大甸镇

武冈市林峰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

本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对大豆蛋白质高速磨浆及高速豆浆分离减少对大豆蛋白质造成的本质伤害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该项目关键技术在制浆、过滤、上盒、出盒、压榨、分块、烘烤各系列的配套设施,实现高度的半自动与自动化,打造独具武冈特色豆制品加工设备。

2021

2023

8000

3500

6

新材料

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德江村

湖南漆雕氏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本项目将反射隔热保温涂料产业化,研发的反射隔热保温涂料关键性能超过国标20%以上。建立反射隔热保温涂料体系,将企业反射隔热保温涂料标准打造成为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本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出我省反射隔热保温涂料研发基地,为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19

2022

5000

960

7

生物与新医药

基于豆清液制备直投式发酵剂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

工业园

湖南君益福食品有限公司

以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豆清液(俗称醋水、黄浆水)为原料生产直投式发酵剂(益生菌菌种)。其不仅能减少豆清液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综合利用,而且还能突破豆制品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树立行业标杆,助力绿色发展。
拟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1.乳酸菌发酵动力学生产工艺关键参数(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溶氧量等)与发酵剂活菌数的相关性;2.豆清液为培养基发酵乳酸菌的生长限制性因素分析及发酵罐高密度培养工艺优化;3.发酵剂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保护剂的筛选、配比与存活率的相关性曲线以及稳定性分析。
预期目标:1、减少豆制品废水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实现豆清液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拓宽产业链。为豆制品、剁辣椒、泡椒、酸汤等中国传统产品生产提供工业化菌种,解决传统特色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2、联合豆制品设备制造企业,采用纯种发酵技术实现豆清发酵液标准化,从而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助力豆制品工业4.0发展;3、社会效益:①促进我省豆制品地方特色产业乃至整个豆制品行业的发展;②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废水外排,实现绿色发展;③突破行业关键技术,改变传统豆制品依赖师傅经验作坊式生产的模式,提高地方创新意识,打造行业标杆企业,形成示范效果。4、经济效益:①形成年产3000吨益生菌菌种的生产能力,年产值8400万元;②如该技术在武冈市豆制品企业应用,以日投豆量200吨为例,每年可节省用水量30万吨,减少废水排放量30万吨,产量提升3%,每年可为武冈豆制品企业增加收益3000万元。

2020

2025

8000

25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