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实施主体强身行动工作方案
  • 来源:武冈市
  • 作者:武冈市
  • 更新时间: 2024-04-02 17:15
来源:武冈市 更新时间: 2024-04-02 17:15
作者:武冈市

武冈市实施主体强身行动工作方案

为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持续增强市场发展活力,抢占更大市场、更多制高点、更优竞争地位、更快纾困先机,扎实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实现经营主体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按照《湖南省实施主体强身行动工作专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市场主体总量显著增长。市场主体生命力、活跃度不断提升,总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末,全市市场主体力争达到4.8万户。其中,企业1.1万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万户。

——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多元发展,三次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三个高地”支撑更加有力。到2024年末,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省级以上专精新特“小巨人”企业5家。

——市场主体质量稳步提升。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提档升级,市场主体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实现绿色化、有质量的增长。到2024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24家、规模以上建筑企业达到85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达到416家。

——市场主体生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土地、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深化,产业配套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成本有效降低,行政服务水平和市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企业办事简捷方便,发展生态更趋良好。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培育行动。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造业领航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做专做精,打造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嵌入产业链群配套体系,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市科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实施科技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建立“科企—高企—小巨人—上市领军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产业领军企业“头雁领航”工程,支持各类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升级优化“双创”平台,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完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发挥好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高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作用。(市科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实施外资外贸企业培育行动。认真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从承接产业转移、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业绩回流、拓展内销市场、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全面发力,主动对接湖南物流通道和五大货运集结中心,着力补齐产业、结构、业态、平台和环境短板,推动外资外贸企业破零倍增、提质增效。加强与东盟、非洲等地的深度合作,加快建设中非产业园、东盟科技产业园,率先打造湖南自贸区联动发展区,推动形成对接非洲和东盟经贸合作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支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高水平“走出去”,形成对外合作新优势。(市商务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行动。深入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实施“千社”工程,鼓励家庭农场、返乡下乡人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农业企业,实施农村双创带头人培育行动,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组建联合社和农业产业联合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振兴项目,鼓励支持农业企业股改、上市。持续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个转企”培育行动。建立“个转企”种子培育库,加大“个转企”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个转企”企业,转企三年内享受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推动实现“个转企”登记程序一件事一次办,保持“个转企”登记档案延续性、一致性,支持个体工商户享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权等权益保护转移至“个转企”企业名下。(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科工信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实施“四上”企业培育行动。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促进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稳步增长。支持小微企业扩大经营和服务,引导社会融资持续向小微企业倾斜。支持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规模发展。(市发改局、市科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行动。贯彻落实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计划,抢抓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机遇,进一步优化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环境,着力推动重点企业上市进程。扩充上市后备资源,强化后备企业培育辅导,引导企业规范治理,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拓宽上市渠道,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加快推动“三创四新”企业创业板上市,稳步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上市,鼓励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积极招引优质上市公司和后备企业。提高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风险防范,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市政府金融服务中心牵头,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发改局、市科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文化旅游企业培育行动。着力培养文化企业,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与科技、互联网、旅游、体育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旅游业提质升档,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实施产业数字化战 略,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催生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的“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市文旅广体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主要举措

(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优化监控系统功能,强化日常监控,确保直达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优化税费优惠政策适用程序,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落实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免征等减税降费政策。加强非税收入退付管理,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项目落实到位。支持招大引强,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来我市新设立企业总部的,按“一事一议”方式对其在武企业给予支持。(市财政局、市税务局牵头,市直和省邵驻武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高助企纾困实效。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推广银税互动、银保合作、政银担合作等模式,用好“信易贷”“潇湘财银贷”等平台和工具,增加信用贷款、首贷投放,推广随借随还贷款。实施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工具,做好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接续转换工作。建立产融合作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制度。落实个体工商户稳岗就业补贴,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地租成本,引导平台企业降低不合理收费和抽成。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建立企业融资专家库,为企业“纾困增效”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建设武冈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困局,提升银企对接质效。充分发挥过桥资金作用,降低过桥费率,有效降低企业续贷综合融资成本。(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牵头,市发改局、市科技工信局、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服务中心、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市税务局、国网武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涉企收费治理。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整治园区、楼宇、商业综合体等转供电主体违法加价行为。加强银行服务项目和收费公示,整治强制搭售产品、超公示标准收费、收费与服务项目不符等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降低企业要素成本。完善周转地、标准地、弹性地政策,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快推进 重点工程建设,科学调度煤、电、油、气、运,防止要素成本高企造成市场预期减弱。加强城镇供水供电供气清理规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关键零部件供应等生产要素问题。(市发改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市科工信局、市人社局、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市供销合作联社、国网武冈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持续优化市场准入。严格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企业开办“四减”(减项目、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四零”(零距离、零见面、零付费、零差评),将更多事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提高“一网通办”效率,扩大“跨省通办”范围。推广电子签章、电子发票等应用,推动高频电子证照标准化和跨区域互认共享。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提高市场准营质效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减电力接入审批时间。推动“一照通”改革,实现涉企行政审批证照集成“一码涵盖、一照通行”。探索以市场主体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准营制度改革,开展“承诺即入制”试点。(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司法局、市住建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快市场准出效率发挥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简易注销制度,探索企业退出“一网通办”。开展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探索企业歇业制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人民法院、市人社局、市住建局、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支持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和支持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落实股改企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对改制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市科技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政府金融服务中心、市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废除与企业性质、属地或规模挂钩的歧视性准入规定和补贴政策,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落实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公益诉讼制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发改局、市司法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大竞争执法力度加强民生保障、促进创新等重点领域的反垄断执法,依法查处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加大对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网络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制,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无序扩张。(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政府金融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发挥“互联网+监管”平台作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推广信用承诺制、告知承诺制,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推行轻微违法“首违不罚”。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金融监管,加强违法惩戒,严守市场安全底线。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卫健局、市政府金融服务中心、人民银行武冈市支行、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