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从市财政局再传喜讯:2011年我市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009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1.62%,同比增长30.9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91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0.72%,同比增长36.41%,财政总收入增幅跃居整个邵阳市第二位。
2011年,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我市化压力为动力,把抓收入征管与促进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变收入局为发展局,积极培植财源,主动地向上级财政主管部门汇报衔接,紧紧围绕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严格8.33制考核,签订并严格执行财政收入目标责任状,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做到“扩面增收”,应收尽收,致力促进经济增长,着力构建“发展”财政;我市始终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注重民生”的原则,在保工资(待遇)、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提高干部职工津补贴标准、公共财政惠及“三农”、加强社会保障、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公共事业投入,致力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构建“民生”财政;在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我市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健全完善了“乡财市管乡用”,政府采购改革迈向纵深,农村综合改革成效显著,致力深化制度改革,着力构建“阳光”财政。
此外,我市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财政监督条例》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坚持“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监督效率,把上级专项资金、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惠农支农资金以及“小金库”等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内容,从而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致力加强财政监督,着力构建“规范”财政。我市还紧密结合“创建学习型武冈、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促发展”等活动,重点抓了业务学习培训、班子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和完善了内部制约机制,确保国家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政治生命“两个安全”,致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构建“服务”财政。
针对骨干财源枯竭、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债务增多、财政改革滞后、监管理念不新等突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市在新的一年里,将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战略机遇,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撑杠杆功能,努力培植新的速效、骨干财源,继续强化收支管理,做大财政蛋糕,大力注重民生和谐,着力惠农富农强农、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推进管理创新,大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