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作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保障房建设规模和进度上时,关于保障房分配不公的消息却不断传出,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分配公平是保障房的生命线,如果不守不住这条生命线,建保障房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不能把保障房分配给最需要的人,建设的量越大,浪费反而就越大,还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如何守住分配公平这条生命线,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除了分配制度和监督机构之外,在实际操作中堵住漏洞,引入社会监督是比较有效的手段。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三公开”。对住房保障分配、运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管理进行规范。完善和应用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和落实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轮候保障、分配管理等制度,做到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三公开”。
2.加强监督检查。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房管、民政、公安、社区等部门参与,采取分工协作、共同把关、部门联审,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廉租房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一要实行层层把关。由社区、房管、民政、公安等部门分别就廉租房申请对象户籍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情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做到各司其职,分别把关,纪检监察机关全程进行监督检查。二要采取实地查核。从纪检监察、房管、社区抽组人员组成入户调查组,对廉租房申请对象进行入户实地调查,确保这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三是审核廉租房申请对象户口本、身份证、低保本、廉租住房补贴本等是否齐备真实;四是通过访问周围邻居,进一步核实申请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情况、住房情况等。在入户调查中,坚持每户必进、进则必细、查则必严,做到入户调查率100%。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一种长效、规范的动态管理机制,对有出售房屋产权记录的,不予核准享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对虚报收入,瞒报财产,或家庭拥有机动车辆,或有股票交易、保险收益的申请户,坚决取缔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待遇;使某些因收入增长等原因已不符合有关政策的住户从廉租房里搬出来,以从根本上解决转移房产,占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发挥廉租房的应有功效。
4.建立并完善惩罚制度。对违规分配、获得保障房的当事人予以重罚,以此震慑违规者。同时扩大监督渠道,将保障房分配置于群众和政府的监督之下,并通过设立特殊的投诉渠道来监督管理者的不当行为。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要约谈主要负责人,直至严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