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要闻动态
我市秸秆“打包回收” 实现“变废为宝”
  • 来源:新武冈
  • 作者:向磊
  • 更新时间: 2021-07-20 10:58
来源:新武冈 更新时间: 2021-07-20 10:58
作者:向磊

“场里200多头牛每天要吃大量的草料,现在离家这么近就能购买到新鲜的秸秆,比从外地购买还便宜300元一吨,以后再也不用为草料的事情犯愁了。”7月19日,武冈市邓元泰镇农家桥村养殖户罗桂松正忙着将打捆成团的秸秆装上小货车,说起秸秆利用心里喜滋滋的。

目前,武冈市已全面进入“双抢”高峰时段,在邓元泰镇六坪村,国内先进的履带式全喂入谷物收割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谷物收割与秸秆打捆一次完成,平均8分钟就能完成一亩田的收割与秸秆打捆,收割完毕后谷物通过收集装置完成入袋,秸秆一根不剩地“打包”在一旁,抢收效率大大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以及耕地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武冈市资建平安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四平告诉记者,“秸秆收割后不仅可以做草料喂养牲畜,还可以做肥料,收割后耕田也更平整,以后的病虫害自然也会减少很多。”

武冈市以农作物秸秆全域全量利用为目标,构建并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根据区域特色和秸秆利用情况,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收储运体系,选择邓元泰镇、湾头桥镇、水浸坪乡3个乡镇作为全市乡镇秸秆收储运中心,选择水西门办事处、龙溪镇、稠树塘镇、荆竹铺镇、邓家铺镇、双牌镇6个乡镇中各一个村作为村级秸秆收储运点,收储运能力辐射全市。

同时,武冈市还结合养殖大市及食用菌生产基础较好的特点,重点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三种利用方式,大力创建秸秆有机肥生产示范工程、秸秆饲料化示范工程和秸秆基料化示范工程建设。真正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向循环综合利用的转变,从分散的自给自足利用向集中的产业化、商品化利用的转变。

“我们还将在重点建设秸秆还田示范基地的基础上,要求全市规模种植大户及粮食专业合作社普遍参与,从而带动全市秸秆还田的普遍推广,实现今年4000亩的秸秆还田示范基地建设,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管:武冈市人民政府   
主办:武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武冈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739-4228019   网站地图
湘ICP备13005897号   公安备案编号:湘公网安备43058102000008号   网站标识码:4305810010
|
12345-5
武冈市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