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冈市2024年决算草案与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5年8月26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张先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2024年决算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第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54106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5869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6300万元(含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450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11300万元),上年结转6873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2万元,调入资金6502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654106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7762万元,上解支出11505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0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39万元,收支平衡。
收入决算有关具体情况:全市财税部门抢抓机遇、难中求成,组织收入规范有序,推动经济回升向好。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136469万元,同比减少5323万元,下降3.75%。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105259万元,同比增加228万元,增长0.22%;上划中央收入完成24959万元,同比减少5661万元,下降18.49%;上划省级收入完成6252万元,同比增加111万元,增长1.8%。从结构上来看,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3613万元,同比减少14361万元,下降13.3%,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68.6%,地方税收收入完成62403万元,同比减少8810万元,下降12.37%,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59.29%;非税收入完成42856万元,同比增加9038万元,增长26.73%,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31.4%,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40.71%。
支出决算有关具体情况:财政部门克服收入增速放缓困难,全面加强政策资金统筹,组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支撑。2024年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7762万元,同比减少10803万元,下降1.8%。其中:教育支出147229万元,增长5.5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068万元,增长35.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500万元,增长15.89%;农林水支出95719万元,增长19.28%;债务付息支出8183万元,增长2.74%。九项民生支出457472万元,占比达77.83%,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情况:2024年上级下达我市转移支付资金358696万元,同比减少89677万元,下降20%。一是税收返还8765万元,与上年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328353万元,同比减少81649万元,下降19.9%,主要是均衡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等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84036万元,同比减少2560万元,下降1.37%;农林水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5163万元,同比减少70842万元(其中增发国债资金同比减少59110万元),下降73.79%;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360万元,同比减少1466万元,下降38.32%;取消增值税留抵退税转移支付收入和其他退税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收入减少5404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21578万元,同比减少8048万元,下降27.38%,主要是节能环保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039万元,同比减少6071万元,下降66.64%;住房保障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减少2628万元,下降100%。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预备费。年初预算预备费8000万元全部支出,主要用于信访维稳371万元,安全生产645万元,矽肺病防治788万元,自然灾害及应急管理229万元,慰问支出98万元,其他不可预见应急支出5869万元(其中教育系统营养餐及购买民办学位整改2050万元,脱贫防贫保经费170万,电影公司职工安置515万,公交乘免等补贴100万,政治读物征订经费200万,市场主体培育及个转企奖励经费204万元,其他应急等支出2630万元)。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压减“三公”经费支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742万元,较年初预算节约106万元。
3.结转资金和上解上级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支出4839万元,主要是年底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指标还需继续实施的项目支出等。按省、邵资金结算要求上解上级支出11505万元,主要包括事权和支出责任等固定上解5535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市县支出责任上解3265万元,武冈机场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航线补贴资金上解1279万元,环保系统上划上解760万元,偿还小煤矿关闭办奖补资金借款上解666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84231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023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2450万元,较上年下降40.44%),上级补助收入3606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83900万元(含新增专项债券收入586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收入25300万元),上年结转1670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184231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1505万元,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31500万元,上解支出70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置换专项债券安排的还本支出)253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856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33087万元,其中: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3059万元(其中庆丰投公司股权转让收入33000万元,湖南银行股息分红59万元),上级转移性收入9万元,上年结转1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33087万元,其中: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万元,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3305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6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8480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7381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985万元,收支平衡。年终滚存结转7944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6045万元,支出26687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358万元,年终滚存结转74804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8758万元,支出4713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627万元,年终滚存结转4637万元。其余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金已由省级或邵阳市统筹。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24年上级核定我市政府债务限额696012万元,其中一般债券限额291177万元,专项债券限额404835万元。年底我市政府债务余额687504万元,其中一般债券余额286169万元,专项债券余额401335万元,控制在上级核定限额以内。
2.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140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发行额563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1300万元,再融资债券45000万元),专项债券发行额839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586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25300万元)。
3.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50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0000万元(其中再融资还本4500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付息1915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8183万元,专项债务付息10968万元。
4.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安排情况。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资金17807万元,其中用于武冈市第三实验小学(武冈市第三幼儿园)建设项目1800万元,古城新区西直街道路改造项目500万元,土地房屋征拆及云峰扩建安置地建设项目1390万元,资水河南岸(武冈大道一二污水厂)B线污水主干管延伸段项目200万元,水利局14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国债项目3172万元,威溪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1180万元,洞新高速龙井互通武冈机场连接线顺接工程建设54万元,国省事故多发路段治理项目250万元,棚户区改造财政归集资金项目2489万元,二环路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265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83900万元,其中用于赧水武冈城区水运码头建设工程项目1500万元,武冈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00万元,武冈经开区食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工程)3400万元,武冈市同保山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建设项目4500万元,武冈市城区智慧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00万元,武冈古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00万元,武冈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2000万元,武冈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项目10000万元,狮子湖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000万元,武冈市职业中专学校校园扩建项目8000万元,武冈市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王城社区片区、王府花园、龙湖片区)38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9400万元。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决算数及相关对比情况,详见武冈市2024年决算(草案)附表。
二、2024年预算执行效果及落实市人大决议情况
2024年,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对照市人大有关决议,全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重点领域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推动经济发展向好、社会大局稳定。
1.财源建设提质扩能。一是培育优质财源。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用足用活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潇湘财银贷”等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发展。通过“潇湘财银贷”为园区企业发放免抵押、低利息贷款8810万元;惠农担在保余额新增1.08亿元;安排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251.48万元。年纳税额200-500万元的企业达到34家,年纳税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5家。二是强化税费征管。印发《武冈市2024年财源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财源建设目标及考核办法,并严格依照“8.33”进度要求抓好落实。全市46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纳税4344万元,制造业完成纳税1.28亿元,金融服务业完成纳税1.05亿元,地方收入继续保持正增长。三是加力“三资”盘活。通过“用、售、租、融”盘活国有“三资”15.01亿元,其中资源类5.28亿元、资产类6.5亿元、资金类3.23亿元。四是大力争资争项。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6.23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困难局面。发行债券资金9.5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13亿元,专项债券8.39亿元,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
2.财政支出平稳有序。一是落实落细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出台《武冈市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遵循“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打破支出固化格局,从严控制预算安排,“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切实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清理取消项目到期、无必要资金和整合零散碎片、性质相近资金1.61亿元,统筹用于保障“三保”、债务化解等领域资金需求。二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按照“三保”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大事要事支出、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五级支出优先序安排支出,“三保”支出26.83亿元得到及时足额保障。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强化财政基本民生投入保障,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83%,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的效能进一步体现。
3.风险防范有力有效。一是强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做到“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严格规范支出行为,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严控预算追加,硬化支出预算约束,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二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全年没有新增隐性债务。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全年化解隐性债务4.27亿元,超额完成4.06亿元的目标任务。有序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工作,成功完成2家平台公司退出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支出管理模式,全面测算单位经费支出需求,根据每月的综合库款余额、本级财政收入、上级资金调度等财政资金来源情况,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精准把控财政库款保障系数。
4.财会监督从严从紧。一是出台《武冈市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聚焦采购文件是否设置差别歧视条款、采购人是否按规定开展政府采购等10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二是严格执行《武冈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无资金来源的项目、未经审批先施工后送审的项目一律不启动财评程序。全年审核预算项目367个,核减金额4.92亿元,审减率为18.94%。三是制定《武冈市财政局“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高质量开展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建立健全事前评估机制,将事前评估嵌入新增和到期延续重大政策、项目决策程序,坚决防止超财力出台政策、新上项目。四是严肃财经纪律,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保持财会监督高压态势。开展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学生营养餐、棚户区改造等专项监督检查,规范财经秩序,构建法治财政。
一年来,全市财政工作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质态向好”的发展趋势,财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财政运行紧平衡特征更加突出;二是刚性支出需求较多,保障“三保”、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任务依然艰巨;三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预算安排,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加力提效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收支管理,深化财政改革,预算执行总体平稳有序,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方面:1-6月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788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223万元,增长11.65%,完成年初预算的55.52%。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60170万元,同比增加3429万元,增长6.04%,完成年初预算的55.23%;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4796万元,同比增加2870万元,增长24.07%,完成年初预算的56.52%;上划省级收入完成3837万元,同比增加1924万元,增长100.58%,完成年初预算的56.36%。从结构上来看,全市税收收入完成50964万元,同比减少1437万元,下降2.74%,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64.67%,地方税收收入完成32331万元,同比减少6231万元,下降16.16%,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53.73%;非税收入完成27839万元,同比增加9660万元,增长53.14%,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35.33%,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的46.27%。1-6月我市地方收入增幅在邵阳市排名第二,地方税收增幅在邵阳市排名第九,收入质量在邵阳市排名第十。
支出方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集中财力统筹保障“三保”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重点支出。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303万元,同比下降13.35%,完成年初预算的45.8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6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946万元,同比下降1.46%,完成年初预算的36.02%;支出完成67090万元,同比增长12.35%,完成年初预算的169.09%。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6月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6496万元,同比增加64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6.67%;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6000万元(庆丰投公司注入资本金),同比增加599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8181.82%。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6月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3985万元,同比增长8.79%,完成年初预算的50.78%;支出38311万元,同比增长6.98%,完成年初预算的49.96%。
总体来看,1-6月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三保”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但从后期走势来看,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完成年初预算收入目标压力有增无减;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用于项目工程款和征拆等成本性支出增加,实际可用财力有限,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加大。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 全力以赴抓收入、稳增长。一是强化财税协同精诚共治。健全财税银企联动机制,加强重点税源动态监测和税收经济分析,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大项目税收实现情况,精准识别潜在风险点与增长点。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坚决不收“过头税费”。二是深挖增收潜力。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管理,确保依法征收、及时入库。盘活闲置低效资产,重点关注乡镇闲置资产及教育系统撤并闲置资产,增加财政收入来源。三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紧密跟踪中央和省、邵财政政策动向,围绕我市发展战略和短板弱项以及“两重两新”领域,充分利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最大限度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上级财政补助等资金支持。
(二) 精打细算优结构、保重点。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将“三保”支出作为预算安排和库款调度的首要优先级,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三保”支出万无一失。二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继续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培训费,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将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三保”和重大战略任务。三是全力保障民生福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水平,做好乡村振兴、污染防治、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民生保障。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将符合条件的民生补贴信息全部纳入“互联网+监督”平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 深化改革强管理、提绩效。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强化项目事前绩效评价,做实做细项目储备,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增强预算约束力。二是全面硬化绩效约束。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强化重点政策和项目绩效监控,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的实质性挂钩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依法依规及时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等信息,统一公开平台,细化公开内容,提高财政透明度。
(四)强基固本守底线、防风险。一是统筹用好财政、金融、国有资源,逐步消化债务存量,严格控制债务增量,稳妥防范债务风险,确保债务不“爆雷”、资金不断链。二是综合运用财会监督、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等手段,把监督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全过程,并将监督成果反馈至政策制定、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等环节,以实际行动践行“纪财”“巡财”“财审”联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继续开展财政强基固本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湖南省财政基础管理“强基固本”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排查风险隐患,堵塞管理漏洞,严肃财经纪律,推动我市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稳健、高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事不避难的责任感,开拓进取、实干担当,为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武冈贡献财政力量!